11月27日下午,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在新闻传播学院301讲学厅召开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学校2023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学院党政班子全体成员及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张春华副书记主持。
“地理之星”奖学金背后的故事 ——环球旅行家陈惠根的中大情怀
“地理之星”基金是由我院1981级自然地理专业校友陈惠根和郭雨蓉伉俪于于2018年1月捐资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学子在新时代心怀祖国,放眼世界,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关注社区、国家和世界,表彰对学院、学校、社会有突出贡献,在学业、学术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地理学子,以树立“地理之星”榜样,让地理之光继续闪跃。自2018年起已连续五年向学院48个学生团队或个人颁发奖学金共计15万元,为我院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院办公室实验室教工党支部与硕士生第三党支部、博士生第三党支部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联合党日活动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发挥师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联系,2023年10月26日下午,我院办公室实验室教职工党支部、硕士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及博士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联合党日活动,此次活动由办公室实验室教职工党支部书记丁健老师主持。
本科生第四党支部组织开展“丝路花语—一带一路知多少”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一步提升党员意识、政治修养,增强党支部活力,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十周年之际,10月22日,我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组织支部成员参观广州文化馆新馆,开展“丝路花语—一带一路知多少”主题党日活动。
山水又相逢,归来仍少年——中大地理学院资源99级校友毕业20周年返校聚会
芳华二十载,归来仍少年。2023年11月11日,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99级本科生校友毕业20周年返校聚会活动在南校区举行。同学们在学校99周年校庆之际,重返校园,欢聚一堂,一起回忆青葱岁月。 下午两点至六点,返校校友相约一起重游校园。先后在校训广场、怀士堂、进士牌坊、学校博物馆、第二教学楼(原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办公楼)、宿舍区、北门广场等地合影留念。母校全新的校园环境、整洁宽敞的教室,先进的实验设备,整齐的实验器材,让校友们赞不绝口。他们为学校和学院的发展由衷地感到高兴,也期待学校的未来更加美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对团支部工作的指导,提高基层团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学院团委于11月8日在学院楼B210召开本学年秋季学期团支部书记会议。学院团委学生骨干及全体团支部书记参会,会议由辅导员姜帆老师主持。
我院刘小平教授、陈逸敏副教授、王少剑副教授入选科睿唯安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2023年11月15日,科睿唯安(Clarivate)发布了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山大学共有17名学者入选,我院刘小平教授、陈逸敏副教授、王少剑副教授入选。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是根据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11年期间所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遴选得出。遴选方法基于科睿唯安科学信息研究所文献计量专家对SCIE和SSCI收录期刊中高被引论文数据进行严格评估和整理,覆盖各学科18.85万篇高被引论文。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的6849名科学家共7125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撰稿: 齐志新
2023年11月10日上午,我院1958级校友蔡宗夏教授、孙贤国教授重返校园,与在校师生亲切座谈。 座谈之前,薛德升院长带领蔡宗夏、孙贤国校友参观学院在东校园的办学空间,介绍学院事业发展的情况,两位校友为学院的蓬勃发展感到欣喜和骄傲。
硕士生第一党支部开展“寻访羊城足迹,图说新时代故事”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近期开展“寻访羊城足迹,图说新时代故事”主题党日活动,以绘制新时代故事专题地图的形式,深入挖掘广州的红色故事,通过实际体验带领大家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厚精神内涵。
2019年以来,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共引进人才5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4人、专职科研人员(含博士后)27人,获批杰青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8人,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学院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学院于10月17日中午召开了青年人才座谈会。学院薛德升院长、党委岳辉书记、辛秦川副院长、党政办董哲主任、青年人才代表及党政办人事与党务秘书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