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 I 经纬青春,共赴新程——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25届毕业大会隆重举行
2025年6月20日上午,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25届毕业大会在广州校区东校园化学材料综合楼B101报告厅隆重举行。学院院长薛德升教授、副院长辛秦川教授、副院长马育军教授、院长助理黄耿志教授、院长助理齐志新副教授、校友代表陈惠根先生和张朝辉先生,学院教职工、2025届全体毕业生及其亲友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由学院党委张春华副书记主持。
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奏响,大会正式开始。薛德升院长宣读孙中山先生毕业训词,“为社会福,为邦家光。勖哉诸君,努力自强”,勉励同学们云程发轫,于前路征程中永葆奋进之姿,将专业所学转化为助力家国建设、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
颁发毕业纪念册
我院2025届毕业生共有230人,其中博士学位34人,获得硕士学位82人,获得学士学位111人。薛德升教授、辛秦川教授、马育军教授、黄耿志教授、陈逸敏教授作为主礼教授为毕业生颁发毕业纪念册。


颁奖
薛德升院长为荣获2025年度学院“我心目中的良师”和“优秀班主任”的老师颁奖。
副院长辛秦川教授宣布中山大学优秀毕业生候选人推荐名单、中山大学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拟入选名单。

副院长马育军教授宣布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
副院长辛秦川教授为获得学院2025届“十佳毕业生”的同学颁奖。
1987级经济地理专业校友张朝辉学长、院长助理黄耿志教授、院长助理齐志新副教授为学院“八七经地奖学金”获得者颁发证书。
副院长马育军教授为学院“彭华奖学金”获得者颁发证书。
1981级校友陈惠根学长为学院“地理之星”基金奖学金获得者颁发证书。
颁发聘书
学院校友会会长陈惠根学长、副会长张朝辉学长为2025届校友理事颁发聘书。
毕业生代表发言
2021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肖艳同学代表本科毕业生发言。她深情回顾在中大地院的求学岁月,感谢学校和学院的培育。“读万卷书,究天人之际” “行万里路,观山海之奇” “脚踏实地,望星空之邃”,四年成长历程,让同学们逐步构建起稳固的学科底层逻辑,深刻感受地理学在人地关系和谐、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并在摸索中提升了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恰逢中大百年华诞新起点,她祝愿同学们秉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永葆地理人的家国情怀与专业热忱,在未来征程中践行“为社会福,为邦家光”的使命担当。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硕士生颜嘉玲同学代表研究毕业生发言。她回顾了本硕八年在师长引领下的求索之路,“向上登高,在时代浪潮中求索青春坐标”“向下扎根,在基层沃土中求索青春担当”“向内沉淀,在家国情怀中求索青春价值”,号召同学们把握时代脉搏,赓续中大传统,在时代浪潮中以专业智慧响应国家需求,在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丈量青春的价值与厚度。
教师代表发言
周春略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周老师对毕业生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福。他盛赞同学们求学时展现出的青春激情与执着精神,指出不断拓展人生边界的探索精神,已成为地理人最耀眼的人生底色。同时,他着重强调学术与人生的“变化”特质,“变化”意味着成长、突破和新的启航,鼓励同学们以积极应变的姿态,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发展浪潮,勇迎百年变局挑战。他表示,学院与中大的有力支持,将激励毕业生不断突破自我、奋勇拼搏。周老师祝愿大家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惧风雨、简单朴素;坚守初心、不负韶华、奔赴远方!
院长寄语
薛德升院长向毕业生表示祝贺,同学们承载着百年中大沉淀的精神气韵,肩负着地理学院锤炼的专业才识,即将扬帆启航,奔赴山海,开启人生的崭新篇章。薛院长寄予毕业同学三点期望:一要立志——忧家国于胸怀,寻人生之经纬,二要明责——秉承中大之荣光,勇担社会之使命,三要实干——以脚步丈量世界,用行动回馈时代。愿同学们以“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的豪情,在强国建设的壮阔画卷中书写属于地理人的璀璨答卷!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中山大学校歌的动人旋律在礼堂齐声唱响。向传道授业的恩师致谢、向恒持勖勉的亲友致谢,再为一路奋发努力的自己鼓掌,当2025届毕业生们最后一次整理衣襟准备离场,礼堂大门的隙缝间,正午的骄阳如熔金般泼溅而下,一如光明灿烂的前程——这是地理人以脚步丈量山河的起点,亦是百年中大精神奔涌传承的新章。愿他们将图纸上的经纬化作前行的航标,在时代的广袤天地间踏浪而行,让每一步足迹都成为祖国大地上闪耀的坐标!
撰稿:鲁静宜、崔国韬
美编:齐国鑫
初审:姚丹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薛德升、岳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