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学堂丨和美乡村共缔造,青马学员共学习
12月15日晚,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23年青马学堂“乡村振兴共同缔造”实践经验交流会在线上开展。本次学习主题为“研究生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由2022级资源与环境专业黄妍、2022级城乡规划学专业李晓盈、2022级人文地理学专业侯先昱三位研究生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下乡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效与经验。

黄妍同学首先解读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共同缔造的内涵,从国家颁布政策文件方面强调了我国对于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视。她提到,共同缔造以社区和自然村为基本单元,通过居民的公共事务参与,凝聚共识,建立自主能力,创造社区文化。这一理念注重村民参与,通过“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使公众参与落到实处,从而有效解决村庄发展问题。

随后,黄妍同学分享了其在云南凤庆县红塘村协力建设小菜园的工作经历。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作为技术团队,在村委陪同下通过多次入户及线上线下沟通,与农户共谋设计,商定改造方案。在小菜园建设过程中,户主、村委、村民、团队师生共同参与小菜园劳动,展现“共同的力量”。

李晓盈同学分享了在云南凤庆县鲁史镇塘房村开展农房改造的工作经历。下乡团队首先通过探寻村史、实地调研与查证等方式,具体分析了塘房村人居环境现状,总结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不足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开展组织规划共议会,通过与村民共同商讨的方式挖掘群众需求、汇集群众智慧,综合考虑改造效果以及可行性,为上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在改造的实践工作中,团队成员们亲力亲为,与村民一起加固房梁、修整布局,确立与群众共同管理的长效机制,落实共同缔造“共谋设计、共同劳动、共建美好环境”的思想理念。

最后,侯先昱同学分享了在湖北五组镇渡河村的工作经历。团队通过走访入户,初步了解村庄概况,同时宣讲共同缔造的内涵,动员群众按照“扫干净、码整齐、拆通透、治脏污、往里走”的要求,共同参与共同缔造,建设幸福渡河。此外,团队还携手镇村共同缔造专班,在村部举行了“渡河笑脸摄影教学活动”,帮助儿童发现家乡的人事物之美,并借此拉近与村民们的距离,真正做到走进群众、融入群众。

此次乡村振兴共同缔造实践经验交流会,同学们表示从中受益颇多,在三位分享同学的介绍中更加深入了解了乡村共同缔造的理念和实践,也体会到参与同学在与村民共建和美乡村实践中的热情。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会将此次收获融入学习生活中,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同时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振兴的道路将会越走越远。
“共同缔造”模式为乡村与城乡社区带来了切实改变,为乡村建设和基层治理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胸怀国之大者,建功基层一线。作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地院学子将结合地理学专业特色,为实现国家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撰稿:青马学堂学员
供图:青马学堂学员
初审:姜帆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