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龙送福,龘龘向新: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24年春节慰问信
律回春渐,新元肇始。值此甲辰龙年春节到来之际,我们谨代表学院向一年来勤恳付出、躬耕不辍的教职工,向勤奋学习、立志成才的同学们,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学院建设与发展的离退休老同志和校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2023年,是难忘的一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党建与业务融合为抓手,将“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贯彻到学院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形成学院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一年,我们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建设“家国地理”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其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结合,加强师生党支部建设,按照“七个有力”的建设标准,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广大师生共同奋斗的坚强战斗堡垒。2023年学院发展党员71人,其中含副教授1人,全院本科生申请入党人数(含已入党人数)比例达71.16%。学院党委先后获评学校“最佳党日活动”优秀组织奖、民族宗教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优秀组织单位。
这一年,我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课程思政实现全覆盖, “国家战略与地理学”脸谱化思政课程获评广东省高校学生工作优秀工作案例二等奖;《基于多源感知数据与时空模拟的交通规划虚拟仿真教学实验》、《控制性详细规划》两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规划先行”师生乡村振兴实践团暑期赴清远连州开展“三下乡”活动,获评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优秀团队荣誉称号;学生获学科竞赛奖项国际级2项、国家级20项、省部级32项,其中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一等奖,实现新的突破;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率预计超过75%;2023年毕业生基层就业15人。学科实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教师人才队伍质量进一步提升,新入职专任教师6人,新增国家“优青”1人,“海外优青”1人,8位老师入选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Stanford University Top 2 Scientists List),3人入选2023年度“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周素红教授团队科技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批住房城乡建设部乡村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2023年上海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地理学排名由2022年的全球42提升至全球第19,在我国大陆高校中名列第1;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地理学再次进入全球前100名。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不断增强。充分发挥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的学科和专业特点,组织师生不断提升为国家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等战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接续援建梅州嘉应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积极支持学校在云南凤庆、清远连州、茂名高州的对口帮扶工作;李郇教授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其团队《美丽乡村 共同缔造——从南粤云吟到滇西红塘,跨越2000公里的乡村共建共治共享》案例获评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和创新试验典型项目。学科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组织出访德国、英国、荷兰、奥地利、瑞士、中国香港等地的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签署多个申请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展联合科研和联合办学的文件;依托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继续短期引进高层次国外专家,引领教学科研;充分利用国际地理联合会“非正规、社会变化与发展”委员会平台,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资源与环境”工程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点,通过学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研究生的评审。
这一年,我们持续推进二期空间改造工程,回应师生关切。聚焦教学科研实验室、讲学厅等办学空间建设等师生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相关工作平稳有序地推进,2024年将旧貌换新颜,为学院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更为完善的条件,这凝聚着全院师生和校友多年的期盼。
春山在望,未来可期。千帆竞发,勇立潮头。2024年,我们将迎来中山大学百年校庆,让我们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加快高水平人才引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推动学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学院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以更优异的成绩为中山大学百年校庆献礼!
祝愿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幸福!祝愿学院明天更加美好!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院 长:薛德升
党委书记:岳 辉
2024年2月8日
初审:董哲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