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研究生“从大学生到研究生到学者的转变”讲座顺利举办
为促进研究生身心和谐,健康成长,增强研究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能力,我院研究生会于5月13日晚在学院B210会议室举办了“从大学生到研究生到学者的转变”的专题讲座。
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由学院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黄耿志教授主讲,研究生辅导员孟祥韵老师与全体研究生参加活动。

黄耿志教授主讲
讲座伊始,黄耿志教授以“为什么选择读研究生”为引子带领大家进行自我审视。他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在下渡村初次接触研究、接触国际交流,并从中感受到学术研究乐趣,最终带着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留下的疑问踏入了研究生大门的经历。
随后,黄耿志教授从五个方面分享了他作为一名研究生的心得体会:系统阅读文献,不断积累知识,具备进入一个研究领域的能力;开展与国内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探讨学科前沿课题,建立社交网络;带着理论视角,开展田野调查,提出有学术价值的研究问题;学会反思与批判,以理论知识理解现实世界,以现实世界反观理论知识;迎难而上,保持乐观,坚信付出终会得到回报。
“在压力中前进,在前进中化解压力”。这是黄耿志教授在研究生转变为学者的道路上迎接每一次挑战、克服每一次困难的体会。他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应做到自己能力的极致,才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深。他鼓励同学们抓住每一次机会,迎接每一次挑战,并在做好当下之事的同时把眼光要放得更加长远。最后,黄耿志教授以“保持初心,保持活力,保持乐观,以平凡之心力做不平凡之事”结束了分享。

提问环节
分享会进入自由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互动活跃。黄耿志教授以是否具有文献综合分析能力、是否喜欢折腾数据、写论文是否有兴奋感为例回答了20级硕士研究生张沈圆提出的“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具有做科研的能力”的问题。李学章同学提问道“如何判断自己的研究是有意义的”,黄耿志教授认为,科学研究的意义首先是理解世界,进而是改造和改变世界。如果研究能够为人类知识的大厦提供一块砖,为理解这个世界提供新的视角或增加一种看法,那就是研究的意义和贡献所在。讲座的最后,黄耿志教授寄语全体研究生,希望大家能够在不断更新的时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并取得出色的成绩。

讲座现场合影
撰稿:翁薛柔
供图:罗淼
初审:黄耿志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