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王大山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及研究助理
一、课题组介绍
课题组以陆气相互作用(Land-Atmosphere Interactions)为核心,专注于研究人类活动(如植被覆盖变化、城市扩张)对地球表层系统的扰动,及其伴随的自然响应与气候反馈等过程。课题组将致力于融合站点与遥感观测、地球系统模拟与数据驱动方法,聚焦生物圈、大气圈、水圈与人类圈之间的耦合机制,提升对地球系统非线性动态及稳定性的理解,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态恢复、气候适应与可持续韧性策略提供科学支撑。
课题组氛围轻松,资源充足。合作导师善于沟通和换位思考,充分尊重个人研究兴趣和未来发展目标。组内聚会与头脑风暴机会较多,积极支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专业技能培训、出国短期访问等。现有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1)全球植被动态;2)植被-气候反馈;3)极端气候变化;4)城市气象气候等。
课题组PI为王大山,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逸仙学者计划新锐学者。主要从事植被-气候相互作用、地球系统模拟等方向的研究。以第一或通讯(含共同)作者身份在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Nature Water、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9篇,合作发表论文23篇,包括Nature、Nature Geoscience等。获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中)等多项课题。
更多信息请查看主页:https://gp.sysu.edu.cn/teacher/4503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3y8tNEYAAAAJ&hl=zh-CN
二、博士后(2~3名):
【1】岗位要求:
(1)具有地理、遥感、生态、大气、水文、环境、计算机等相关背景,对陆气相互作用具有浓厚兴趣,学风严谨,心理素质良好;
(2)具备良好的英文写作和表达能力,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编程(Matlab/Python等)处理地理大数据,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以上;
(3)参与课题组科研项目实施,积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
(4)应届博士研究生或已获得博士学位3年之内,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
(5)熟悉Linux系统、具有数值天气模拟(如WRF)或地球系统模式(如CESM)使用经验为加分项。
【2】待遇与福利:
(1)博士后待遇按中山大学博士后管理办法执行,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另外根据科研进展由课题组发放绩效及补贴(具体金额面议);
(2)在中山大学东校园地理学院提供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理想的工作环境,无额外教学任务,学校提供人才公寓供博士后租住,学校各校区均有附属中小学,为博后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同时依托10家附属医院提供高水准的医疗保障;
(3)支持博士后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国家级和广东省博士后资助项目,支持符合条件者申请“广东省博士后人才引进计划”等项目;
(4)聘期为2~3年,若自身条件达到中山大学逸仙博士后申请要求,可支持申请逸仙博士后,博士后出站后可直接申请中山大学教学研究并重系列教师预聘职位;
(5)其它事宜欢迎面谈或邮件沟通。
三、研究助理(1~2名):
【1】岗位要求:
(1)取得国内外知名高校地理、水文、生态、遥感、大气等相关学科的本科或硕士学位,或即将毕业;
(2)热衷科学研究、恪守学术道德准则,有强烈的责任心,善于团队协作;
(3)对植被-气候相互作用或城市气象气候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能够在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
(4)编程能力突出、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有意在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者优先考虑。
【2】待遇与福利:
(1)研究助理待遇按学校相关管理办法执行,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
(2)为研究助理提供良好的软硬件设备和办公条件。
四、申请方式
感兴趣者可将个人简历(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和工作经历、科研经历、学术论文发表情况、获奖荣誉等信息)、代表性研究成果、博士学位论文摘要(针对博士后申请者)发送至wangdsh25@mail.sysu.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博士后申请”或“姓名+研究助理申请”。初选合格者将通过邮件或电话通知面试。招聘信息长期有效,聘满为止。课题组期待您的加入!
初审:郝艳
复审:张春华
终审:岳辉、薛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