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执笔绘彩丰阳,规划赋能筑梦乡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广东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7月7日至12日,我院“规划先行”实践团再度启程,奔赴连州市丰阳镇,开展2025年暑期“三下乡”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春华、团委书记姜帆带队,周春山教授、刘立欣高级工程师、黄翊老师担任团队指导老师,各专业本硕学生共25人一同参与。

image-20250726165052-1

实践团成员合影 

       扎根丰阳三年,“规划先行”实践团始终秉持“四色丰阳,你我共绘”的响亮口号,紧扣“县域所需、专业所能”的核心思路,以规划为抓手,以设计为引领,努力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今年在前期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实践团重点开展大富头和柯木湾两个典型村庄规划以及茶亭村风貌提升设计。实践团成员们将专业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科学规划与创意设计,为丰阳镇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image-20250726165149-2

7 月 11 日实践团成员向朱孔军书记一行汇报丰阳镇及下辖村庄规划设计成果

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

       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与责任担当,7月11日下午,在团清远市委、团连州市委的指导下,我院携手材料学院、理学院、先进能源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代表,以及连州中学及丰阳镇的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共计100余人齐聚连县抗战纪念馆,共同开展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活动伊始,庄严的国歌声响起,全体人员肃立齐唱,歌声激昂。随后,全场肃立默哀,并依次向抗战英烈敬献鲜花、鞠躬致敬,表达了对抗战英烈们舍生取义、精忠报国伟大精神的无限敬仰与深切缅怀。仪式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连县抗战纪念馆与刘禹锡纪念馆,深入了解民族危亡之际无数先烈前赴后继的英勇事迹。

       此次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在缅怀英烈的仪式中接受思想洗礼,在红色遗址的参观中汲取奋进力量。这不仅是一次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纪念活动,更是一次砥砺初心、坚定理想的精神传承之旅。成员们纷纷表示,将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不断锤炼过硬本领,在乡村振兴建设中勇担时代重任。

image-20250726165256-3image-20250726165314-4image-20250726165332-5

 

image-20250726165404-6

实践团成员参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柯木融绿  大富兴农

       丰阳镇的大富头及柯木湾行政村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入选“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镇村培育名单。本着“规划先行”的理念,实践团成员深入大富头和柯木湾村,展开全面而细致的调研工作,精准把握其自然环境特色、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历史文化传承脉络。

       实践团深度挖掘当地乡野文化资源,精心编制《大富头村村庄规划(2025-2035)》,依托驿商文化和大富头马蹄等特色农业的基底,为大富头村量身定制了“文旅融古韵,蹄香大富头”的特色发展战略,构建起 “一轴引领、两核驱动、多元融合” 的产业发展格局。与此同时,在深入探究柯木湾村的人文环境与经济基础后,实践团在先前夏东村村庄规划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发展需求,着手编制《柯木湾村村庄规划(2025-2035)》,提出以生态文化游为主导的三产化发展逻辑。实践团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引导群众参与、提升农户收入、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打造农旅融合发展新机遇。

image-20250726165454-7image-20250726165515-8image-20250726165533-9

实践团成员在大富头及柯木湾村开展调研 

茶香亭秀  和美家园

       去年,实践团精心为丰阳镇茶亭村编制了综合提升规划,以人居环境提升和特色风貌打造为切入点,提出“新时代驿路文化代表节点,和美乡村示范家园”的发展定位,并重点对文化广场和村庄入口两个节点进行规划设计。2024年,该部分工程圆满完工,村庄入口空间西侧以“剪影+屏风”手法打造的六幅屏风、文化广场内错落有致的立体观景平台、大树下欢乐乘凉的座椅以及文化舞台等,都成为该村新的标志性景观节点和深受村民喜爱的特色公共空间。

image-20250726213358-18image-20250726215014-19image-20250726215056-20image-20250726215156-21image-20250726213315-17

2024年实践团规划设计完工的茶亭村标志性景观节点

       今年暑期,实践团重返茶亭,将重点聚焦于文化广场及其周边的风貌提升,开展二次设计与落地实施工作。团队精心打造了文化舞台台口两侧的“和美茶亭”簸箕画、舞台背景“丰收感恩墙”、儿童活动区“丰阳趁圩”互动LOGO和“同行·奔富”主题墙绘。从概念生成、方案深化,到材料准备、颜料调配,再到最终的制作喷绘,每一个环节都由实践团师生亲力亲为。此外,实践团还基于规划成果深挖地域特色,完成了打卡丰阳明信片、寻迹丰阳帆布袋与靠垫等系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施工期间,正值酷夏且需要夜间赶工,热情的村民送来饮用水和应急灯、小朋友主动参与主题墙绘的调色绘画、村中妇女积极指导文创靠垫的手工缝制,大家齐心协力,共同绘就了一幅动人的“和美”画卷。

       从规划方案提出,到环境整治工程实施,再到文化设施的成功植入,“和美茶亭”综合提升项目不仅成功打造了和美家园建设示范村,更极大提升了村庄的人居环境和整体风貌,赢得了当地政府和广大村民的高度认可。

 

image-20250726215537-24

image-20250727143158-1

image-20250727143228-2

image-20250727143246-3

实践团在工作坊开展规划设计工作

image-20250726220201-30image-20250726220230-31image-20250726220343-32image-20250726220421-33image-20250726220449-34

实践团成员现场绘制“同行·奔富”主题墙绘和“丰阳趁圩”互动LOGO

image-20250727143344-4

image-20250727143358-5

村民积极参与互动

image-20250727143433-6

image-20250727143440-7

image-20250726170049-14

茶亭村风貌提升改造后实景图 

       三年来,学院“规划先行”实践团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和“双百行动”,深耕连州大地,倾心服务丰阳,在旅游线路规划、典型镇村设计、古村保护传承等方面已完成了三个层面六个规划项目:在镇域层面制定了《连州市丰阳镇全域旅游规划》和《连州市丰阳镇(文化旅游类特色镇)乡镇建设规划》,打造文化旅游特色典型镇;在村域层面制定了《朱岗村村庄规划》和《和美乡村建设背景下连州市丰阳镇茶亭村规划设计》,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品质;在节点层面制定了《丰阳镇南岭茶博园规划设计》和《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连州市丰阳铺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助力乡村文旅建设,强调文物资源保护与传承。实践团成员们把专业知识和青春创意带进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全力践行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总体要求。 

image-20250727143559-8

实践团师生向朱孔军书记一行汇报茶亭村规划设计成果 

       学院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构建立德树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坚持把广袤乡村作为青年成长成才的生动课堂,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未来,“规划先行”实践团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深度融合,以科学规划引领可持续发展,以创意设计赋能乡村环境建设,为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贡献地理学子的青春力量。

image-20250727143657-9

实践团成员合影 

实践团成员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突击队实践,我们实地调研、入户访谈,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参与和情感的共鸣。村民的质朴热情、乡村的自然人文风貌、规划落地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都让我认识到城乡规划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科学。未来我将继续用所学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在实践中坚定初心。

——24级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陈雨和

 

       这是我来丰阳的第二年,这片美丽的土地风光依旧,“四色丰阳”的缤纷色彩令人动容。在这次突击队实践中,我们运用专业知识,结合村庄实际情况,发挥创造力,努力提升村庄人居环境。我深深体会到,村庄的发展从来不只是空喊口号,需要我们真真切切的沉进去倾听村民的声音,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句老话刻在心里落在实处。和美乡村的建设不是单打独斗,政府、学校、村民们的多方协调合作,共同奏响乡村发展的奋进乐章。

——22级城乡规划本科生贝倩怡

 

       参与这次乡村建设实践,是我宝贵的成长经验。在丰阳的土地上,我体会到了在乡村振兴中实践与专业知识的结合。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让我深知乡村振兴需脚踏实地。这场乡村振兴实践,是课堂外的生动教学,往后我会持续深耕,以专业助力乡村蜕变,让青春在乡土间绽放价值。

——23级城乡规划本科生曹济同

 

       作为团队里唯一的大一学生,这次突击队行动让我真切触摸到“地理人”的温度与力量。在茶亭村文化广场从蓝图到实景的蜕变中,我的镜头也定格下团队协作的瞬间。老师俯身指导的耐心、同学雨夜共撑一伞的暖意、我们七彩云下并肩的笑容,都成了最动人的画面。透过取景框,我读懂了“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深意,体会到知识落地生根的力量,这份成长与温暖,已悄然刻进心里。

——24级地理科学类本科生莫兼达

 

 

排版:李泽宇

初审:姜帆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