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 | 研究生代表颜嘉玲感言

研究生代表颜嘉玲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颜嘉玲,很荣幸今天能作为毕业生代表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院2025届全体毕业生向辛勤培养我们的母院与师长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与最崇高的敬意!
本硕八年,转瞬即逝。我一直记得2018年本科云南实习时院服后印着一句话:Geographers explore the world。从上察遥感卫星到俯身基层乡土,师长引领着我们不断探索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地院答卷。回望来路,“求索”二字贯穿了我们的求学时光,而未来更将指引我们在广阔天地间书写新的华章。
向上登高,在时代浪潮中求索青春坐标。中大赓续百年的笃行精神与学院紧扣时代脉搏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们搭建了搏击风浪的实践舞台。地理学经天纬地,始终与国家战略环环相扣,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与社会需要深切对接。从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到暑期三下乡实践,再到挑战杯、蚁族杯等,将规划图纸转化为人居改善实景,将数据报告转化为产业振兴蓝图,我们以专业智慧响应时代命题,诠释着地院学子的青年动能。登高望远、勇立潮头,与时代同频共振,方能在服务国家发展的壮阔航程中校准青春坐标。
向下扎根,在基层沃土中求索青春担当。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是我们淬炼成长的最佳课堂。作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与队友们走过蜿蜒的山路,看过初升的朝阳,立足三尺讲台,讲授课堂专业知识,组织励志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公益助学资金项目,用一年时光践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当服务期满时,学生那句“三年后我会让您看到支教的意义”;当去年九月,我们服务的学生以“中大人”身份踏入康乐园——我看到了沃土上开出新花。我也在导师指导下,依托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跨越千里奔赴云南凤庆红塘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以专业规划激活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实现27个小菜园从无到有,人居环境与治理意识同步蝶变,“美丽红塘”项目荣膺教育部帮扶典型,我们也获评学校2023年年度人物。从字里行间到田间地头,在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中,更显青年人的担当作为。
向内沉淀,在家国情怀中求索青春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青年人,应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服务西部的支教经历让我感受到乡村振兴重大需求;导师组的科研平台更让我在应用专业知识、解答时代真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我认识到:青年的价值必熔铸于家国。“为社会福,为邦家光”是中大人的底色,从抗日救亡到改革开放,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再到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批批中大人以行动践行“国之大者”。诚如高松校长寄予新世纪中大人的箴言:“爱国而务实,理性而开放,独立而担当”。因此,毕业后我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把握时代脉搏,赓续中大传统,在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丈量青春的价值与厚度。
最后,想引用学院院训与同学们共勉——“用脚步丈量世界之广大,用心灵感受世界之美好,用地理解读世界之妙趣,用规划改变世界之未来”。踏出校门,让我们在各行各业中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衷心祝愿同学们此去鹏程万里,皆是好景!祝愿师长们工作顺利,万事顺心!祝愿学院与学校发展蒸蒸日上!
谢谢!
排版:李锦志
初审:姚丹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