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顺利举办第八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学院选拔赛

发布日期:2025-05-06

       2025年3月29日,第八届“新蚁族杯”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学院选拔赛在学院楼A104讲学厅举行。本次比赛分为自然地理组和人文地理组,共有12支队伍参赛。翁时秀副教授、郎嵬副教授、祝金鑫副教授、李文楷副教授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春华、团委书记姜帆老师出席比赛,比赛由中山大学经纬学社负责人李亦婷主持。

image-20250522183056-1

 

       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起源于2006年我院举办的地理Presentation大赛。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携手我院共同发起了首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作为我国地理学领域内本科生唯一的综合性学术竞赛,该赛事不仅为广大地理学子提供学术交流与实践平台,更是激发创新思维、锤炼团队协作精神、提升逻辑表达能力及学科综合素质的试炼场。大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为培养新时代地理科学人才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本届大赛以“美丽中国建设和地理学”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挖掘地理学在美丽中国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为选拔优秀的队伍参加第八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全国赛,我院特举办本次学院选拔赛。比赛开始前,团委书记姜帆老师介绍了大赛主题,并向选手们详细介绍了比赛要求,包括比赛流程、注意事项及评分标准等,鼓励参赛团队在比赛中展示出优秀的学术素养与精神风貌。

人文地理组

       人文地理组参赛作品聚焦地方发展与空间治理,运用大数据分析、场景理论等多元方法,探索地理空间现象与城乡协调机制。“国际移民活力研究组”以手机信令与POI大数据为支撑,通过解析广州国际移民时空分布规律,揭示建成环境对移民活力的差异化影响机制;“城市公园优化研究组”创新构建公园场景评价体系,结合深度访谈与游客画像绘制,提出露营空间体验提升策略。其他队伍分别关注侨乡文化空间重构、淘宝村数字化进程、近零碳社区建设、教育养老支出、慢性病老人心理健康与城市环境关联性等议题,共同呈现了人文地理学科服务社会发展的多维探索。

image-20250522183139-2
 

自然地理组

       自然地理组研究成果深度融合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与生态治理实践,为应对气候变化等提供科学支撑。“城市扩张与气候研究组”创新运用三维建筑高度数据与多源遥感影像,定量解析中美城市群空间扩展模式,揭示其对温湿度变化的梯度影响规律;“湾区碳排放模型组”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高精度碳估算模型,首次系统刻画粤港澳大湾区碳排放时空分异特征。其余项目聚焦台风灾害恢复力评估、城乡梯度下绿地降温效能、三维绿视率精准计算等前沿领域,共同展现了自然地理学在国土空间优化与低碳发展中的技术突破与应用价值。

image-20250605093405-1

       各参赛队伍展示结束后,四位评审老师从学术创新、实践价值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分。翁时秀副教授结合各组表现进行了总结性点评,他首先对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精心准备给予了高度肯定,特别强调学术展示需把握三大关键:一是立足生活场景提炼科学问题,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将日常观察升华为理论思辨;二是强化地理学宏观视角,透过现象剖析深层机制;三是通过反复演练精准把控汇报节奏,注重团队成员的默契配合。翁老师鞭辟入里的点评为参赛选手指明了提升方向。 

image-20250605093529-2

       随后,姜帆老师则从展示台风、团队配合、答辩技巧以及增加与指导老师的沟通交流等方面向选手提出建议,并对后续的赛程安排进行了详细介绍,提醒各队伍严格遵循作品提交规范与时间节点,以便顺利、高效完成比赛准备。张春华副书记向评委老师的负责投入表达诚挚谢意,并预祝同学们在本次大赛中能够脱颖而出取得优异成绩,鼓励未来更多同学参与到比赛中来。

image-20250531095350-2

       经过激烈角逐,学院最终推选出2组自然地理团队与2组人文地理团队代表学院参加全国比赛,期待获选队伍在第八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中再创佳绩,充分展现我院地理学子的卓越风采。

       此次赛事组织为同学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宝贵机会,提升了科研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能力,也进一步激发了地理学子服务国家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此类赛事平台,持续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地理学科专业人才,为美丽中国建设与地理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image-20250605093722-3

 

附:第八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学院选拔赛获奖名单

image-202506050937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