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 | 地院学子学习热议政府工作报告(二)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师生高度关注2025年全国两会,通过多种途径收听收看大会开幕盛况。学院党委第一时间组织学院学生入党发展对象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学习并交流学习心得,同学们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及围绕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展开热烈讨论。

 

1、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发展对象 倪桦泓:

       李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科学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并对今年我国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建议。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为高校研究生,我们要时刻关注国家、社会发展与人民需求,将自身所学应用到服务国家建设中去;不负国家、学校和人民所托,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发展对象 林予朵:

       详细学习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领域的重点任务部署令我深感振奋。报告以“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主线,系统提出了粮食安全、脱贫攻坚衔接、农村改革等关键任务,既立足当前稳产保供,又着眼长远绿色发展,体现了政策设计的全局性与前瞻性。作为一名城乡规划专业的研究生,我尤为关注报告中“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两大要点。例如,种业振兴行动与智慧农业设施建设,展现了科技对传统产业的革新潜力。中央引导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则体现了国家对粮食安全的重视。而“土特产延链增效”“庭院经济”等提法,则凸显了因地制宜的产业思维,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提供新思路。

 

3、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发展对象 黎宇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令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过去一年,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这些亮眼成绩单,充分展现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同时报告也提出了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这些目标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体现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为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受此鼓舞,未来我将坚定理想信念,精进专业知识,在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中回应国家“乡村振兴”与“城镇化”等重大战略,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4、硕士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发展对象 郑凯丰:

       学习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在高质量发展中统筹发展与生态的坚定决心。报告强调“双碳”目标、生态保护修复、污染防治攻坚等战略部署,体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作为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我认识到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与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例如,报告中提到的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正是地理学科在生态承载力评估、空间优化配置等领域的重要实践方向。未来,我将聚焦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低碳技术应用等研究,提升多尺度资源环境数据分析能力,积极参与地方生态修复规划实践,为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贡献专业力量。

 

5、硕士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发展对象 吴若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明确以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我深刻感受到报告中关于空间格局优化的科学性与前瞻性。例如,报告提出完善区域协调机制、提高城镇化质量,这与地理学中“人地关系协调”理念高度契合。结合专业,我认为需进一步运用地理信息技术(GIS)和资源承载力评估方法,助力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的制定,避免“一刀切”式规划。例如,针对西部生态脆弱区,应优先探索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路径;而对东部发达地区,则需聚焦存量空间优化与低碳转型。未来,我将深化空间分析与政策模拟研究,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同时积极参与基层调研,推动“以人为本”的城乡融合发展实践。

 

6、硕士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发展对象 池乐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步伐。报告中提到的经济稳定增长、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以及民生保障等内容,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潜力。作为地理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我深感地理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从区域协调发展到新型城镇化,从生态环境保护到绿色低碳发展,地理学的视角能够为这些领域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未来,我将以报告为指引,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专业实践层面入手,深入研究生态环境格局的区域性规律,为城乡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

 

7、硕士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发展对象 冯怡:

       通过研读政府工作报告,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在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定力。作为自然地理学研究生,我认识到水库调度在能源转型中的枢纽作用:通过优化水风光多能互补调度,可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在生态保护方面,科学实施生态流量调度能助力河湖系统修复;在防洪减灾领域,强化预报预警与联合调度是保障流域安全的关键。报告提出的“加强数字技术赋能基础设施”要求,更为智慧水利建设指明了方向。未来我将立足专业深耕两个方向:一是深化水库多目标协同调度研究,平衡防洪、发电、供水和生态需求;二是推动数字孪生技术在流域智能调度中的应用,提升决策科学性。以更精准的调度服务国家能源革命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8、博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发展对象 姜明:

       作为一名地理学专业研究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深受启发,受益良多。报告中各项工作环环相扣,共同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努力。从地理视角看,城乡基层治理、安全生产等均与地理要素紧密相连。区域差异影响着基层治理模式的适配性,而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对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个人认识到应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研究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例如,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助力城乡精准治理、分析灾害地理风险以优化应急管理。未来,我将以服务国家需求为目标,专注研究区域协调发展、人地关系等课题,努力将学术成果应用于实践,为平安中国建设贡献地理智慧。

 

9、博士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发展对象 王静宜:

       通过学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深感振奋与自豪。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我国在经济、社会、民生等多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彰显了国家发展的强大韧性和美好前景。作为一名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我对报告中提及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内容尤为关注。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相连。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科研实践,为推动专业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坚信,只要我们每一位青年学子都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努力奋进,就一定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排版:马舸畅

初审:陈依曼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