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冬至,饺香团圆 |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冬至包饺子活动圆满开展
“岁寒又冬至,团圆正当时。”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师生情感,增强凝聚力与归属感,我院于2024年12月20日晚,在东校第五饭堂、南校松涛园举行“情暖冬至,饺香团圆”冬至包饺子活动。学院党委岳辉书记、马育军副院长、张春华副书记分别出席并主持东校园、南校园活动,党政专职辅导员、青年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专任教师近20位老师参加。师生欢聚一堂,共同体验了亲手包饺子的乐趣,参与妙趣横生的游戏互动,共同编织了一段温馨记忆。让我们一同重温冬至活动的美好瞬间吧!
1、东校园:五饭欢享夜,饺聚暖心时
在东校园第五饭堂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饺子制作活动拉开序幕。在学院研究生会的悉心筹备下,一张张长桌上铺满了馅料、饺皮,以及各式精致小零食,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师生们围坐长桌,齐心协力,取馅料、捏饺子,彼此间交流着包饺子的独门秘籍,分享着各自家乡冬至时节的传统习俗,欢声笑语不断。
不一会儿,一盘盘“形态各异”的饺子跃然桌上,每一个饺子都凝聚着师生们的心意和对节日的期待,每一种尝试都充满了乐趣和惊喜。






随着一锅锅热气腾腾的饺子出炉,食堂内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师生们围坐在一起,细细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这不仅仅是一次美食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和文化的传承,冬至的温情与美好,深深镌刻在每一个人的心间。

2、南校园:松涛暖意浓,团圆心连心
同一时间,在南校园松涛食堂,学院学生会骨干及2024级本科各班班委早早布置好了充满节日氛围的场地,精心准备了留言便签与国风文创明信片,邀请每一位师生留下冬至寄语与美好祝愿。同学们纷纷驻足于留言板前,用心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情感与期待,每一句寄语都承载着对节日的深深情感与对学习生活的美好憧憬。



傍晚六点,南校园冬至活动如期举行。主持人李诗宸、高鸣晗同学热情欢迎了大家的到来,并介绍了到场的嘉宾老师们。随后,张春华副书记上台简短致辞,说明了本次冬至活动的意义,并宣布包饺子活动正式开始。现场瞬间沸腾,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既是对学院精心筹备活动的感激,也是对冬至佳节欢聚一堂的由衷喜悦。

包饺子活动正式开始,师生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感受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魅力。在师生的齐心协力下,一盘盘小巧精致的饺子精心摆放,跃入沸水之中。化作一道诱人的美食。共同包制饺子,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彰显了我院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良好风貌。每一颗饺子都凝聚着大家的汗水与欢笑,成为了这个冬至佳节中最珍贵的记忆。







在等待饺子出锅的间隙,主持人引领同学们投入到击鼓传花、听歌识曲等一系列趣味横生的游戏中,现场瞬间被欢声笑语所充盈。随着游戏的推进,气氛愈发活跃,欢声笑语之间,一盘盘热气腾腾、新鲜出炉的饺子也被端上了桌,为这场聚会增添了更多的喜悦与温馨。


长桌上,各式各样的饺子琳琅满目:玉米鲜肉饺、香菇鲜肉饺,每一种都令人垂涎欲滴。桌上还细心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调料,以及汤圆、点心等美食。师生们围坐一堂,共享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饺子,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这顿满载温情的晚餐,不仅驱散了冬夜的寒意,更在学院师生之间搭建了理解与亲近的桥梁。


伴随着师生的交口称赞与一致好评,本次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情暖冬至”包饺子活动圆满结束。通过包饺子这一富含传统韵味的习俗,我们不仅沉浸于动手实践的乐趣之中,有效缓解了学习的压力,更在携手合作的过程中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与成长。师生互动频繁,情感交流得以加深,对于传统习俗的传承也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冬至阳生春又来”,愿此番欢聚之景永存我们心间,如冬日暖阳温暖每一个角落,照亮地院学子前行的道路。

撰稿:王紫、冯怡、黄妍
供图:饶煜钦、高鸣晗、王紫、王欣倩、周义、农诗燕
美编:齐国鑫
初审:姜帆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