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 | 梁育填教授项目获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立项

发布人:张瑛

       近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示了2023年度主题案例立项名单,我院梁育填教授围绕“走出去”主题申报的案例《“两国双园”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以马中关丹产业园和中马钦州产业园为例》获得立项。

image-20240325222719-1
主题案例项目介绍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创新模式,它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更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其中,由高层推动建设的“政府间合作”产业园区因合作规格高、投资规模大,并肩负着“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功能,所以该类经贸合作园区从开始建设到运营开发阶段都备受国际社会的关注。马来西亚-中国关丹产业园区是由中马两国领导人直接倡议并亲自推动、两国政府合作共建的政府间重大合作项目,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大项目,与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一起成为了全球首个互相在对方国家建设产业园区的姊妹区,开创了“两国双园”国际合作的新模式。本项目立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现实需求,以马中关丹产业园和中马钦州产业园为典型案例,从建设背景、建设进展、建设模式和建设

       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两国双园”治理结构和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以期归纳总结建设经验,从而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讲好中国故事,为后期我国类似的海外建设项目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指导。

image-20240325222803-2
image-20240325222819-3
梁育填教授带领学生到马来西亚关丹和广西钦州实地调研

 

 

专家介绍

image-20240325222906-4

       梁育填,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区域国别经济地理、“一带一路”建设与东南亚海外投资、产业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研究,深耕“一带一路”建设和海外投资领域,具有扎实的海外调研经历和全球研究网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华人华侨网络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影响机制研究:以东南亚为例》、《基于制度和文化视角的海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以东南亚为例》等3项,省部级项目以及相关部委地方政府委托等相关课题项目40多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90余篇。兼任国际区域研究协会中国分会(RSA China Division)理事,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地理研究》编委等。

image-20240325222937-5
梁育填教授研究团队东南亚实地调研图示

 

 

撰稿:李观凤

转发编辑:范思源

初审:齐志新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