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杨忍教授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
近日,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名单公布,全国获立项共48项。其中,中山大学乡村振兴联合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杨忍教授作为首席专家,联合广西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团队共同申报的“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理论研究”获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立项,子课题负责人分别为龙花楼教授、陈秧分研究员、王琛教授和林耿教授。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我国人文社科领域最为重要的两大项目类别,无论从经费资助额度、竞争激烈性和学术影响力,都位于我国人文社科项目资助体系的顶端。
项目简介:
本课题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乡村现代化的重大理论研究。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因此,乡村现代化不仅是乡村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式乡村现代化仍面临农业生产配套条件落后、乡村三产融合发展不足、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治理隐患、资源环境困境以及人力资本短板等问题与挑战。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理论建设仍滞后于现实需求。与此同时,由于制度体系的国内外差异,中国与国外乡村现代化发展理论的对接和借鉴上都存在错位。因此,亟需构建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理清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逻辑体系,创新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未来发展场景和实现路径,促进城乡融合和中国现代化发展。基于以上判断和认识,本课题内含的总体问题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如何构建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理论?围绕这一总体问题,本课题将系统梳理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探讨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中国式乡村多维现代化的实现机制,总结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与途径,最后提炼出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政策保障机制与体系。

首席专家简介:
杨忍,贵州毕节人,博士,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乡村联合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山大学土地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乡村发展与空间重构,乡村可持续性与空间治理;乡村振兴理论与空间规划等方面研究。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土地学会理事、广东省土地学会土地利用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编委、《热带地理》编委、《经济地理》青年编委、《中国地理科学评论》和Rur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首届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Journal of Rural Studies、Land Use Policy、Habitat International、地理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0多篇,论文总被引6300余次,7篇学术论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3篇论文入选ESI1%高被引论文、7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作者 (2022年版) ,被中国学术精要高被引论文收录33篇(2011-2021),出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4部。获省部级科研奖项3项,广东省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1项,获202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力学术论文奖,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美编:张金渝
初审:邓毅梅
审核:辛秦川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