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华奖学金”:致敬南粤楷模的赤子情怀

发布人:张瑛

引言:彭华奖学金是为纪念和传承我院已故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南粤楷模彭华教授的精神以及对丹霞研究和旅游研究的贡献,由他的学生们在2018年以集体名义设立的。

1987年初彭华到丹霞山跟随陈传康编制丹霞山总体规划
 
2003年11月申报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
 
2007年11月3日中国丹霞申遗检查评估
 
2009年彭华查看申遗评估科考线路
 
2010年8月1日巴西利亚申遗成功现场
 

       2023年10月23日,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校友寻访小组对邀请“彭华奖学金”的捐赠者之一、我院翁时秀副教授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他为我们详细地分享了“彭华奖学金”的成立背景与初衷。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翁时秀副教授这样描述他对彭华教授的崇敬之情。回忆起2007年跟随彭老师在丹霞山进行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日子,他亲身见证了彭老师对研究的百折不回的执着和坚韧不拔的追求,“彭老师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做丹霞地貌及旅游研究,跟着他,你会深深地被他伟大的精神所感染。”翁时秀副教授感慨地说:“彭老师的突然去世让我们所有人都非常震惊和悲痛,但他的家国情怀和研究热情更加激励了我们。于是,我们决定设立‘彭华奖学金’。”

2007年彭华教授率领学生在丹霞山野外考察
 
2014年10月美国塞冬娜考察红层丹霞
 
2016年8月新疆帕米尔高原丹霞考察
 
2017年7月内蒙古丹霞科考
 
2017年8月西藏林周县丹霞科考
 

       “奖学金的设立受到了彭华教授全体学生的热烈响应,也获得了彭老师亲友的广泛支持,大家纷纷踊跃捐款。”翁时秀副教授表示,设立“彭华奖学金”,不仅因为同门对彭华教授深厚的感情,更因为希望通过这个方式弘扬彭华教授精神、鼓励更多学生投身丹霞事业和旅游研究。翁时秀副教授认为:“未来十年、二十年,奖学金都不会遇到资金问题。”

“彭华奖学金”捐赠签约仪式
 

       他进一步分享:“彭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对学术的执着,激发了我们继续他的事业的愿望。我们希望奖学金能够帮助传承和发扬彭老师的精神,鼓励更多学生关注丹霞地貌研究和旅游研究,继续彭华教授未竟的事业。”

2002年彭华教授带领学生到丹霞山实习
 
2017年6月彭华教授与毕业生合影
 
2017年10月彭华教授带领学生参加第十七届全国红层与丹霞学术讨论会
 
2017年教师节彭华教授与学生合影
 

       翁时秀副教授表示,“彭老师的心愿,就是让祖国变得更好,让地理学发展得更好,他是很纯粹、很有理想的学者。但理想与务实并不矛盾,彭老师一步一个脚印,务实地推动着丹霞事业,首先是帮助丹霞山获得了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后来又推动‘中国丹霞’联合申报世界遗产,让‘中国丹霞’真正走向了世界。”

彭华教授部分所获荣誉
 

       “自彭老师离世后,中山大学鲜有专家继续他在丹霞地貌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翁时秀副教授带着遗憾说到,他真切希望“彭华奖学金”能够鼓励更多的学生深入关注丹霞地貌与旅游研究。

       当然,“彭华奖学金”实际上不仅对丹霞地貌或旅游地理学方面的研究给予支持,也鼓励和支持那些在科研和社会调研中表现出突出的创新精神的学生团队或个人。例如,中山大学17级研究生陈燕纯,她对乡村地理学和乡村规划发展有着满腔热情,成为了“彭华奖学金”的首批获得者。“只要研究的价值取向与彭老师的理念相契合,我们都会全力支持。”翁时秀副教授饱含热情地说道。

       最后,翁时秀副教授寄语我院莘莘学子:“首先,务必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带着热情,勇敢攀登学术之巅,坚定追求自己的理想。”他对同学们的期望是:“作为学者,应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彭华奖学金”获奖者采访手记

17级地理信息科学本科生楼桉君同学:

       本科毕业后她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继续深造。她说:“大三时期,我们以团队的形式申请了彭华奖学金。参评过程中,我们的团队正面临着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结题、大三的学业压力,以及疫情时期的升学焦虑,这份奖学金的荣誉是对我们团队过去一年努力成果的最大认可,使我们在困难的时期备受鼓舞,相信努力终有回报。”她表示,这份荣誉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持,更让她感受到捐赠方和学院对学生学术研究的肯定与鼓励,这也一直激励着她和团队成员们一路砥砺前行。她说:“从获奖至今已时隔3年有余,团队中的2位成员仍在地理学领域继续深造,而另外2位成员已在地理学相关行业就业,我们不曾忘记学院和捐赠方的支持与帮助,也时刻以彭华教授为榜样,在热爱的领域守正创新,久久为功,以回报学校、回馈社会。”

2019级博士研究生张海洲同学:

       获得“彭华奖学金”,这不仅是对他的肯定,更是坚定了他做服务社会的旅游地理研究、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决心。他说:“彭老师全情投入丹霞研究是我们所有旅游地理研究生的精神家园!能够获得彭华奖学金,不仅是对我已有科研工作的肯定,更是让我在科研内卷化的当下,坚持科研初心,用科学研究回报社会的一份精神支持!现在我已经成为了一名旅游专业的教师,我会继续向我的学生讲述彭老师的事迹,让中大地理人的宝贵精神薪火相传!”

素材提供:刘松骐 王鹏睿

撰稿:刘松骐

美编:张金渝

初审:刘蓉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