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郇教授团队项目获评中山大学首届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发布人:张瑛 发布日期:2023-08-31

   近日,为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中山大学组织开展了首届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工作。我院李郇教授、陈婷婷副教授、郎嵬副教授、王劲副教授、梁育填教授、翁时秀副教授组成团队,深入探索《规划结合实践——基于“三力”提升的乡村振兴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获评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这一成果依托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主要涉及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两大一级学科。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坚持思政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聚焦乡村振兴战略需求,贯彻人才培养服务导向,将教育教学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构建了“美丽乡村共同缔造”的乡村建设新范式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新模式,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立志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乡村振兴人才。成果打造了集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乡村振兴于一体的教育教学新路径,阐释了研究生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命题。

自2021年以来,为响应学校对口帮扶云南省凤庆县的号召,落实高松校长“将乡村振兴主战场变成立德树人大课堂”的重要指示,以李郇教授为首的导师组带领一批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入驻凤庆县,开展“美丽红塘,共同缔造”乡村建设实践,运用城乡规划、人文地理、遥感信息及相关专业知识,通过访谈、参与式观察、航空摄影测量、规划设计、在地共建等技术方法,以实际行动参与乡村建设,助力凤庆县乡村振兴。一方面,推动学生在了解国情民情农情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另一方面,发挥高校对高水平人才的虹吸效应,推动人才回流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新引擎”,为乡村发展注入不竭“新活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相关成果获得教育部官网、中国青年报、云南日报、中山大学校内各平台等官方媒体报道,受到广泛认可,并荣获教育部第七届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和创新试验典型项目。

李郇教授、王劲副教授、陈婷婷副教授带领研究生与村民共议规划草案

李郇教授带领学生参与劳动实践

陈婷婷副教授指导研究生开展调研

郎嵬副教授介绍对口帮扶工作

未来李郇教授团队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结合实际,认真学习,积极借鉴,推广运获奖成果,充分发挥校级成果奖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继续深化探索可持续的乡村振兴路径为推动我校研究生人才培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作新的更大贡献。

撰稿:陈婷婷

初审:刘晔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