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 | 城规系师生党支部开展“聚焦主题教育,感悟乡村振兴”联合党日活动

发布人:张瑛 发布日期:2023-07-25

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引向深入,强化支部结对共建,发挥学科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方向的师生党支部于2023年6月14日走进花都区赤坭镇瑞岭村,开展以“聚焦主题教育,感悟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联合党日活动。学院党委岳辉书记、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杨忍教授、党务秘书陈依曼老师,以及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专任教师党支部、博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本科第三党支部的师生党员共26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1、参观广州东润农业生态旅游有限公司:

师生一行首先到达赤坭镇广州东润农业生态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润农旅”)参观学习。中大校友、东润农旅董事长庄文杰为师生们介绍了东润农旅公司积极参与赤坭镇乡村振兴建设的情况。该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通过花都·赤坭盆景产业等项目,为乡村产业全方位赋能,推动乡村业务与乡村振兴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庄文杰校友介绍如何通过盆景相关的研学活动促进乡村振兴,并讲解修剪枝条、打造微景观等实操要点,邀请师生亲自体验绿植微景观制作过程,极大提升师生们的体验感和参与感。通过庄文杰校友的介绍和实地参观,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乡村振兴具有的广阔前景和勃勃生机。

参观东润农旅公司

2、参访花都区赤坭镇瑞玲村:

赤坭镇瑞岭村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以产业兴旺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生态优美为抓手,以农民致富为根本,在巩固党建引领瑞岭蝶变成果基础上,探索实践具有花都赤坭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以党建共建带动乡村发展。瑞岭村党委书记姚标民和副书记刘桂秋带领师生们参观瑞岭村新时代红色征程馆,讲述了瑞岭村党委如何从基层组织建设抓起,使基层治理由“乱”到“治”,富民产业由“弱”到“强”,党心民心由“散”到“聚”的振奋人心红色故事。在参观的过程中,师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抓好党建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只有夯实党组织建设,才能强本固基,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

参观学习新时代红色征程馆

为加深对瑞岭盆景产业发展的了解,师生们参观了集盆景创作、展示、销售、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岭南盆景大师园和十佳盆景精品园。姚标民书记向大家讲解了优秀盆景作品的寓意及制作过程,并表示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瑞岭村通过盆景大师进村、盆景艺术节和数字农业直播节等新形式真正做到了留住人才,延伸产业链,造福于民,助推盆景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小盆景”撬动“大产业”,铺就“致富路”。

参观岭南盆景大师园

参观十佳盆景精品园

3、开展“聚焦主题教育,感悟乡村振兴”座谈会

参观结束后,双方党组织开展了以“聚焦主题教育,感悟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交流座谈会。会上,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专任教师党支部书记杨忍教授从专业视角解析乡村发展之路,指出乡村产业发展应着力提高其深度、广度和竞争力,并赠送由他撰写的以瑞岭村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ci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Ruiling village in Guangzhou》。对此,姚标民书记和庄文杰董事长表示高度赞同,并着重强调了党建引领、青年人才、政策和品牌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交流提问环节中,张大昊、李欢、林卫银、林元城等党员同学分别就乡村产业市场、青年党员同志角色定位、社会治理等问题提出讨论,赤坭镇政府三级调研员徐月华及瑞岭村党委班子以瑞岭村的探索实践为例,解答大家的疑惑,并强调抓好党建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期望各位青年学生努力学习,未来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中。

最后,岳辉书记表示,乡村振兴事业前景广阔,广大青年可以大有作为。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党员,要勇担时代重任,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新篇章。

参访期间,赤坭镇党委书记赵超文还专门接见了我院师生党支部一行。

    主题交流座谈会现场        杨忍教授赠送学术论文

本次“聚焦主题教育,感悟乡村振兴”主题联合党日活动,通过实地参访和专题座谈会,让党员同志们深刻认识到党建引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作用,领悟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乡村振兴中的强大力量。参加活动的党员同志们纷纷表示,未来要深耕乡村振兴领域,在实践中总结归纳,讲好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活动合影

学习心得

博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张大昊:

通过参观学习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的瑞岭村,我真正了解到基层党员干部在产业融合和数字赋能等方面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共产党员为实现乡村振兴,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甘于奉献的精神。参观过后,我感触颇深,作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我们不仅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强化党员的身份意识、党性修养和使命担当,同时也要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助力乡村振兴。

 

硕士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周容琪:

通过参加赤坭村的实地走访以及支部共建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和产业升级对经济的促进发展作用,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党建引领的作用,与我们进行交流的是当地的党支部班子成员,他们贴近真实生活的发言,对于村子转型升级改造建设的思考都让我看到了这个村子的活力,也让我体会到了作为党员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党员是一种身份,更是一份责任;知识是一份能力,更是一种实践的基础。学习治理知识,具有党员担当,在乡村这片天地深耕下属于自己的印记,是我们广大青年党员需要主动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本科生第三党支部 李星琰:

这次到瑞岭村的党日活动实践让我感触颇深,受益良多。在我看来瑞岭村是新内生发展的鲜活案例,既有政府资源的倾斜,也有外部资本注入,还有内部基层党组织的自治生命力。其中,党组织的基层自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正是瑞岭村在党组织内部的自我革命过程中,将基层组织活化,重新建构发展思路,才使得岭村的基层治理由“乱”到“治”,富民产业由“弱”到“强”,党心民心由“散”到“聚”。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日益强化的背景下,瑞岭的实践重构了整个生产者的行动网络,为乡村振兴的中国答案提供了重要论据。

 

 

撰稿人:李海华 王莉

供图人:李欢

初审:陈依曼

复审:张春华

终审: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