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代表吴立坤感言
本科生代表吴立坤同学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来宾和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2019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吴立坤。能够作为本科毕业生代表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2023届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向辛勤培育我们的所有老师表达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向出席典礼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问候。
从康乐园的红砖绿瓦,枝繁叶茂,到大学城的典藏云集,书香满盈。青葱的校园里,我们共同经历了从绿茵场上的奔跑,到摄像头前的网课,再到面对面时不约而同放声欢笑的时刻。一切都在打破,一切又在重建。我们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故事的主人公。忘不了院运会上各个班级精彩的开幕演出,运动员为班级荣誉挥洒汗水;忘不了学院整体搬迁时大家挥汗如雨,相互帮扶,万般不舍跟南校说再见;忘不了我们在体育馆里大排长龙做核酸,小心翼翼又心存感激,隔着口罩向奋战在防疫一线医护人员致谢,这一切仿佛就在昨日,不曾走远。
在中大地院的这四年,我们学会了用理论解读生活,用地理走近社会。我们“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我们探究城镇形成的地理条件,经济活动的空间联系,人口构成的时空差异,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在青马学堂,我们将专业知识与国家政策的紧密连结,明白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区域一体化这些宏伟的国家战略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课堂上,在我们的作业中。我们看到了学院里李郇老师的研究团队以共同缔造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周素红老师在广州疫情爆发时运用学科专业知识助力政府科学决策,贡献中大地理人的智慧。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地理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我们的知识不应停留在纸笔,更应学以为国,学以为民。
我们学会了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实践检验真理。探访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领略红色砂砾岩构成的赤壁丹崖;调研空港文旅小镇凤和,体验乡土古村与现代小镇的碰撞;深入番禺汽车小镇化龙,感受传统水乡与现代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走访世界客都梅州市,了解红色资源与客侨文化……每一次的课程实习都让我们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我们在不同的空间留下足迹,书写恋地故事,塑造属于我们的地方。
我们学会了用勇气打破未知,用汗水突破局限。深夜手电筒灯光下的小组圆桌讨论,总规课前的争分夺秒、奋笔疾书,乡野间结伴而行的长途跋涉,讲台上落落大方的展示汇报,这些点滴片段汇聚成四年的学习时光,曾经的痛苦无助现在成了苦尽甘来的幸福回忆。我终于明白,快乐从不来源于舒适圈,而是迸发于将未知变成已知,将有限拓成无限的那一刻。
志向引领人生,奋斗成就梦想,中山先生曾号召青年学生“要有国民的大志气”,“要立志做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也深情寄语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我们中大人要永远秉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我们最大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再次献上我的感恩与祝福,感谢学校与学院为我们提供成长和发展的良好平台,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教诲,和同学们的真情陪伴。
祝愿学院事业发展欣欣向荣,百花齐放!祝愿老师们学术长青,桃李满天下!祝愿同学们前途似锦,扶摇直上。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吴立坤
2023年6月27日
美编:张瑛
初审:郎嵬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