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理学的发展与家国情怀:薛德升院长为2022级研究生新生主讲思政第一课

发布人:李泽腾

       2022年9月16日上午,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22级研究生新生思政第一课在东校园公共教学楼B205教室举行,由薛德升院长主讲 “中山大学地理学的发展与家国情怀”。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朱鹏副教授、研究生辅导员钟雯雯老师和2022级全体研究生参加。

薛德升院长从德国畅销小说《丈量世界》为导言,通过讲述博物学家、地理学家洪堡和高斯的故事,指出同处一个时代的两位科学家,一位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世界,一位利用数学知识足不出户丈量着世界,以截然相反的方式进行各自的研究,最后却奇迹般地走向同一个目标:丈量世界。通过回顾洪堡、李特尔、李希霍芬、赫特纳、柯雷特纳5位德国著名地理学者的研究经历与学术成就,他向大家讲述了中山大学地理学与德国地理学的历史渊源;并从1929-2019年逐步介绍了中山大学地理学科创建与发展的历程,提出在近100年来中山大学地理学始终坚持着重视野外和试验、综合性、国家化的三大传统。随后,从战争军事、经济发展、工程建设、污染治理、空间规划、灾害防治等方面,列举了中山大学在不同时期为国家服务的研究工作和成就,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中山大学地理学始终面向国家发展需要,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建设服务。他从学科架构、学生培养、教师人才和科研工作等方面给同学们介绍了学院雄厚的办学实力,让同学们对未来的学习和科研更加坚定了信心。薛德升院长最后地理学研究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并寄语新生们,“用脚步丈量世界之广大,用心灵感受世界之美好,用地理解读世界之妙趣,用规划改变世界之未来”。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希望2022级新同学,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奋斗中谱写出美丽的青春画卷。

【思政第一课学习感悟】

薛院长从德国畅销小说《丈量世界》入手,带领我们回顾了洪堡等著名地理学者的研究经历和学术成就,以及自1929年以来中山大学地理学创建与发展的历程。我们为中山大学地理学为国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深感敬佩和骄傲,更深刻体会到了身为中山大学地理人的责任和使命:要为地理学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22级硕士生 丁丹

 

       近代以来我国地理学一直具有与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耦合的特点,在区域深度认知、自然资源评估管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乡村振兴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院一直秉承这种学科精神,培养出一代代优秀的地理人,在不同时代担当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这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学科底蕴让我更加珍惜中大地理人的名字。在中山大学地理学的发展史上,令我心向往之、肃然起敬的不是学者大师们的荣誉头衔,而是他们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与朴素至真的精神品格,他们伟大的学术成就和高尚的品格可以万古长青、熠熠生辉,照亮后人前行道路。所以吾辈应不负韶华,励精图治,脚踏实地,去伪求真,做一名优秀的中大地理人。

——22级博士生 廖伊彤

撰稿:翁薛柔 张思敏

供图:李翔

初审:钟雯雯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