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顺利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与地理学贡献”研究生暑期学校暨2022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地理学人才,增进全国各大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优秀学子对我院的了解,我院于2022年7月8日-10日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与地理学贡献”研究生暑期学校暨2022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本次活动在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B210会议室和腾讯会议线下线上同步举行,共吸引了全国754名优秀学子报名,最终遴选出155位暑期学校学员和220位优秀本科生夏令营营员。本次活动邀请了4位国际顶尖学者和本院13位教授、副教授担任主讲老师,为学员们讲授地理学前沿知识和进展,以及如何运用地理学的思维与工具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7月8日上午的开幕式由院长助理刘晔教授主持,院长薛德升教授为开幕式致辞,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刘晔教授从发展历史、学科建设情况、研究生培养体系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四个方面,介绍我院的情况。接下来,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通讯院士傅伯杰研究员以《人地耦合研究的前沿与进展》为题,为学员做了一场高水平的主题报告。我院唐国平教授和陈洋波教授分别以《自然地理学:地表过程监测与模拟》和《流溪河模型与河南郑州“7.20” 洪灾调查》为题,各做了一场专题讲座。7月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系讲座教授叶嘉安院士以《粤港澳大湾区新经济下的空间发展》为题,为学员做了一场精彩的主题报告,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席、欧洲科学院院士、南非皇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Meadows教授以《A Geospatial Perspective on the Anthropocene》为题,为学员做了一场生动的主题报告,我院王大刚教授以《机器学习在水文气象领域的应用》为题展做了一场专题讲座。在讲座结束后的互动环节,学员们积极向授课老师提问,气氛十分热烈。
7月9日上午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专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多伦多大学地理与规划系终身教授陈镜明教授以《短期卫星遥感资料在长期森林碳循环估算中的作用》为题,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随后,我院辛秦川教授、邓孺孺教授和罗明副教授分别以《生态系统物候过程遥感观测与建模研究》、《水和大气环境遥感与监测》和《城市化的气候效应》为题,为学员们介绍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在生态、水环境和大气等领域的应用。下午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场,我院杨忍教授、周素红教授、袁媛教授和黄耿志教授分别以《中国乡村发展与空间重构》、《智慧社会与城市安全韧性》、《健康社区规划与治理研究》和《中国城市化的非正规经济动力与挑战》为题,围绕城市化、乡村发展、安全韧性、智慧社会和健康城市等主题,为学员们带来了精彩的报告。
7月10日是本次活动的最后一天,我院周春山教授、王少剑副教授和王先伟教授分别以《人文地理的理论与规划实践》、《国土空间“碳中和”路径研究》和《天空地一体化的洪水灾情快速识别技术与应用示范》为题,为参加暑期学校的学员们各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本院的四个教研室同步举行了2022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经过学员自我陈述和双方互动,最终遴选了89位优秀营员。最后,由黄耿志教授主持结营仪式,为期三天的暑期学校暨夏令营活动圆满落幕。
本届暑期学校暨夏令营的授课老师既有国内外顶尖学者,也有本院的中青年学术骨干。授课老师的学术造诣高、课程信息量大、内容深入浅出、紧扣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学员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本次活动不仅开阔了学员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加深了他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向全国各大高校的优秀大学生积极宣传了本院的学科建设情况和研究生培养体系,有助于学院研究生生源质量的稳步提升。

研究生暑期学校暨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的授课专家和评议人的留影
撰稿:郎凡斯 刘晔
初审:刘晔
审核:薛德升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