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本科第四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

发布人:李泽腾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11月3日下午,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本科第四党支部全体党员及发展对象共同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本科第四党支部全体党员及发展对象合照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国内惟一以保护黄埔军校历史文化建筑,展示黄埔军校发展历程为核心内容的纪念馆。本次活动主要对“黄埔军校史迹展”进行参观并学习。展览内容包括“黄埔岁月”、“军校变迁”、“情系黄埔”三大部分,通过近300张图片、30余件(套)文物,展示这所著名军校近百年的历史变迁,以及它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显赫地位。

参观现场

       第一部分“黄埔岁月”主要展示了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创办新型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的历程,这是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军校体制健全、组织严密,培养出的黄埔校军在平定商团、统一广东、北伐诸役中作出了卓越贡献;第二部分“军校变迁”主要展示黄埔军校从广州迁往南京、成都、台湾奉山及各地分校的办学情况;第三部分“情系黄埔”主要展示了在国难当头之时,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黄埔师生再次携手御敌,投入到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中,从正面阻击战到敌后游击战,处处留下了黄埔军人英勇的身影和足迹。

此外,“情合·志合——陈毅安家书展”为我们展示了红色家书背后的红色爱情。展览详细讲述了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陈毅安与其爱人李志强的55封家书,展示了革命同志们如何突破时间与距离的藩篱实现情感互通、经济互持、前途互助和思想共振。对所爱之人温润如玉,对所爱事业刚毅如岩,是陈毅安在湍急汹涌的革命洪流里的坚守。中国不止有一个陈毅安,正是千千万万的陈毅安式青年做了同样的选择,方有今天可爱的中国!

       通过本次参观学习,支部党员同志及发展对象们不仅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还进行了一场精神上、思想上的深刻洗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的开拓与奋斗,重温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活动感言:

闫明:本次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的经历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国共爱国将领们精诚报国的热血与决心。无论是几个主题展览中系统讲述的黄埔历史,还是学生宿舍、餐厅、办公室等展室,都向我们展示了黄埔军人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吃苦耐劳、为国为民的革命精神。这次参观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我们今天享受的和平幸福的生活,来自于无数革命先烈和爱国将士们的奉献和牺牲。

郑枭于:参观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时,陈毅安的一封封家书令人动容,他不断鼓励自己的爱人继续接受教育,并竭尽所能为其减轻经济负担,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我们看到了他的先进思想,作为新青年的我们理当向其学习,吸收先进理念,助力国家发展。除此之外,黄埔军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我们青年人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努力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努力为中国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唐昱:黄埔军校作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为我党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长大发挥了重要作用。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写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此门”也体现出他作为一个革命者坚定的决心。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我们如今处于和平发展的年代,更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们为我们的国家所做的奉献和牺牲。参观黄埔军校旧址,是对那个时代最好的纪念。通过这次参观,更应该明确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党员肩负的责任,应该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绮蓥:“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这副对联被写在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里,军校一直以培养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战争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为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可以说从未有一个军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对一个国家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本次游览学习,让我上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历史教育课,开阔了眼界。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处在和平年代,更要发奋图强,铭记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教诲,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为国家的建设事业贡献自我的力量。

张起豪:通过本次活动,我了解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解到我党有许多开国将帅都是黄埔时期的学生,包括陈毅、聂荣臻、叶剑英、徐向前、林彪等五位元帅,更有周总理在此担任政治部主任;更了解到黄埔师生基本上代表了当时思想上最为先进的中国人,他们都怀着一颗爱国之心,愿意为中国的发展某一条合适的出路。

师国玮:通过本次活动,我从中了解到中山先生所建立的这所军官学校为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培养出了很多高级,做出了重要贡献。看到其大门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   革命者来”,就感觉到热血沸腾。同时作为中山先生同期创立的中山大学的一员,我感到十分骄傲;作为一名入党培养对象,我更应该向伟大的前辈学习,艰苦奋斗,努力创新,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初审:孟祥韵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