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贺智副教授获中山大学第九届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二等奖

贺智,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获中山大学第九届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二等奖
一、为人师表,深耕于教学一线
七载辛勤耕耘,我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将爱的教育、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本着“回归本源,不忘初心”为教学理念,培养新时代人才。任教以来,讲授了《遥感图像处理》、《数量地理学》、《多元统计分析》、《高级程序设计》等课程。坚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不打无准备之仗,为了保持课程教学紧扣时代发展,每年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更新教学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完善,并将最新科研动向融入到课程中来,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定期更新实验课程体系,内容设计源于理论教学但高于理论知识。由于所担任的课程偏数学和计算机,很多教学内容较为复杂枯燥,为了帮助学生更轻松熟练地掌握教学内容,结合过亲身经历与实际案例进行讲授,精心设计每堂课程安排,每个环节都尽量做到认真细致,把握教学节奏,回归教育本源,以学生为中心、鼓励探索、通过启发式实践教学将复杂公式背后的逻辑原理阐述清楚,使课程生动有趣而不乏专业性。

贺智在课堂讲授数量地理学课程
二、勇于创新,投身于教学改革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为了加强个人修养与素质,我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作为己任,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并积极承担学校的教改项目任务。以《遥感图像处理》课程为例,针对“双万计划”背景下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和教学模式等存在的不足,提出“三步走”策略,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综合国内外教材、学术期刊和会议等资料凝练契合时代发展的遥感图像教学专题;教学模式多样化,借助多种线上线下资源实现多模态混合教学,引导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教学实践方面也紧扣时代步伐,遥感实验数据不仅局限于Landsat、MODIS等,还可以鼓励学生采用Sentinel-2、高分系列数据(如高分一号、二号等)、珠海一号、吉林一号等较新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及温度、降水量、人口、日照时数、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等非遥感数据。遥感实验平台不仅局限于ENVI、MATLAB或Python,为了解决遥感数据量大、不同源数据格式不统一和数据使用成本高等问题,在课堂向学生介绍并使用谷歌地球引擎平台(Google Earth Engine,GEE)获取和处理数据。此外,利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或云计算(如AWS、阿里云、Azure、Google Cloud、华为云、腾讯云等)进一步提高对遥感数据的存储和计算能力。通过教学改革,为改善教学效果和质量提供新思路。教改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度提高、动手能力增强、知识面变广,课程总成绩也有所提高,学科竞赛成绩突出、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我所在学院的本科生深造率(包括读研和出国等)稳步提升,学生综合实力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贺智带队参加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
三、爱生如己,根植于点滴之中
曾文琦曾说:“爱生如己,教生如子,待生如友”。我深受这句话的鼓舞,并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关爱学生,润物无声。从我自己做起,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鼓励学生爱国爱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从教以来,QQ、微信等通讯方式时刻在线,第一时间回复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除了课程专业问题,也会像知心大姐姐一样对处于迷茫中的学生耐心疏导,始终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虽然只担任了大二大三同学的课程,但到大四甚至研究生,仍然会保持交流,有时是一起分析如何在人生关键路口抉择,有时是分享学生们考研或出国成功的喜悦,还有时会与学生谈心、鼓励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走好漫漫人生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将爱根植于点滴之中,以饱满的热情和工作态度滋润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贺智参加第九届中山大学教师教学竞赛决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我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国之重器、为党和人民培育杰出人才而不懈努力。
转发自:中山大学教务部
初审:孔碧云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