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召开3场人才工作座谈会之教授专场

发布人:李泽腾 发布日期:2021-11-11

编者按:

       2021年11月4日下午,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在广州校区东校园行政楼B101讲学厅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传达学习学校2021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

       为扎实落实学校秋季工作会议精神,有效推进学院人才工作,11月5日,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召开3场人才工作座谈会,覆盖全体专任教师、专职科研人员和博士后。

       现回顾介绍教授专场召开情况。

 

       2021年11月5日上午10:30-12:30,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在东校园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之教授(含部分副教授)专场,学院院长薛德升教授、党委岳辉书记,副院长邓孺孺教授、院长助理辛秦川教授、院长助理刘晔教授,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林耿教授、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主任刘小平教授、国土资源与环境系主任唐国平教授出席,全院教授及部分副教授共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院长薛德升教授主持。

 

image 190

image 191

学院召开人才座谈会之教授专场

 

       薛德升院长传达了学校2021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他指出,人才工作是2021年秋季工作会议的核心主题,也是学院快速发展的引擎动力。薛德升院长介绍了学校人才引进政策和学院人才工作,总结了学院“十三五”期间人才工作的主要进展,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我院人才引进工作有成效但也有不足,尤其是因办学空间受限,学院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成效不太明显。学院搬迁至东校园办学后,办学空间实现了扩增,希望教授们能发挥在学界的资源优势,更加积极引才荐才育才,特别是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化学科带头人结构,不断推动学院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

 

image 192

薛德升院长讲话

 

       座谈会上,教授们围绕学院人才工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诸多建议。

       在人才引进方面,建议持续做好人才引进政策解读,制作人才引进指引指南。优化现有宣传方式,尤其要做好英文宣传,大力引进全球青年学者。除了线上宣传,还可以通过学术论坛、学术交流等方式积极引才。人才引进工作要发挥全院教师力量,一方面借助办学空间倍增的空间优势,加大力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持续加大专职科研人员和博士后引进力度,搭建地理学科人才蓄水池。在自然地理领域,要努力搭建自然地理实验室和野外观测台站,为引进人才安心开展科研工作搭建良好平台。

       在人才服务方面,建议要做好入职指南,帮助人才尽快适应和融入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搭建人才信息反馈渠道,解决引进人才在入职初期遇到的生活和工作困难,尤其是在教学工作、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新入职教师更多指导。

       在人才培育方面,建议要引育并重,搭建青年人才培育计划,执行好学院“四进制”“三进制”“两进制”培育计划,扎实推进副教授、专职研究人员和博士后的培育工作。

       在人才思想引领方面,建议要加强与人才的沟通联系,及时把握人才的思想状况。积极开展红色教育,进一步引导和教育学院教师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纪律教育,坚决守牢底线红线。

 

image 193
刘小平教授发言

 

 

image 206

邓孺孺教授发言

 

image 195
陶贞教授发言

 

image 196

王大刚教授发言

 

image 197
袁媛教授发言

 

image 198

刘晔教授发言

 

image 199
王先伟教授发言

 

image 200

李郇教授发言

 

image 201
马林兵副教授发言

 

image 202

卓莉教授发言

 

image 203
辛秦川教授发言

 

image 204

陈洋波教授发言

 

image 205

岳辉书记讲话


       岳辉书记在会议总结中指出,学校事业的发展呼唤创新人才,国家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这对于加快学校发展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学院也应该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紧跟学校步伐,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他感谢在座的老师为学院人才引育工作做出的重要贡献,同时强调,在加强人才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党委的思想引领作用,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在学院营造团结奋进、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贡献出最大的力量。

 

初审:姚丹

审核:林鸿章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