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地理学的发展与家国情怀 ——薛德升院长讲授“思政第一课”

发布人:李泽腾

2021年9月26日上午,我院秋季学期“思政第一课”在东校园教学楼D304课室顺利举行。我院院长薛德升教授以“中山大学地理学的发展与家国情怀”为主题,为2021级研究生新生教授“思政第一课”。

image-20210930222717-1

现场图片

 

薛德升院长首先指出本次“院长第一课”的两个核心内容:一是中山大学地理学科的发展;二是中山大学地理学的研究者在从事研究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家国情怀。薛院长从《洪堡兄弟:时代的双星》《丈量世界》两本书说起,告诉同学们,好奇心比雄心走得更远,在科研中,好奇心是更加根本、更加重要的。

薛院长从德国地理学的渊源开始,介绍了洪堡、李特尔、赫特纳等著名地理学家的贡献和成就,理清中大地理学的学科发展渊源。随后以时间为脉络,详细介绍了中大地理学学科创建和发展的过程、核心任务、学科特色、阶段特点、学科地位和重要贡献。特别指出,中山大学地理学重视野外和实验的传统、综合性的传统、国际化的传统,是理科性质的地理学。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大地理学响应国家号召,急国家之所需,面向国际化发展,为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中大地理学已成为中国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重镇,人文地理学国际交流中心。

image-20210930222717-2 image-20210930222717-3

同学们认真听讲

 

接着,薛院长介绍了当前学科发展现状,让新同学们对学院的学科结构、学生培养体系、学生结构、教师队伍、科研经费、研究成果、科研平台、学科排名等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是全国唯一的地理学国际化示范学院,研究生比例、升学率不断提高,科研成果丰富,学科国际排名上升速度快,2020年已经入全球前一百名,并多次开展国际实习,走向全球化发展。

最后,薛院长以学科发展规划作结,展望了学院的学科定位和“三步走”规划、“十四五”总体目标、地理学科“十四五”主要指标、学科发展方向、人才培养计划、国际交流计划等发展规划,勉励同学们“用脚步丈量世界之广大、用心灵感受世界之美好、用地理解读世界之妙趣、用规划改变世界之未来”,努力为中山大学的双一流做出新的贡献,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初审:孔碧云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