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在北京召开研究生培养方案评审会议
2021年7月27日上午,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评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刘卫东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副部长周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曾刚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我院院长薛德升教授、副院长邓孺孺教授、院长助理辛秦川教授、党政办公室林鸿章主任出席,会议由薛德升院长主持。
研究生培养方案评审会议合影
为对标一流、追求卓越,借鉴一流学科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和教育管理模式,规范和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和培养方案,此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地理学3个A+类高校和1个A类高校的专家参加评审。
辛秦川院长助理汇报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情况
会上,邓孺孺副院长介绍了学院基本情况、学生数量与培养目标。辛秦川院长助理汇报了我院不同类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会议围绕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我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认为我院研究生培养方案突出立德树人根本,紧扣教育部最新政策,顺应新时代要求,充分考虑了本科、硕士、博士各阶段的梯度培养和衔接,反映了国内同类高校的先进做法,同时展现了中大地理的学科特色。5位专家结合各自学院的研究生培养特色和丰富的经验,围绕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过程管理、专业特点等方面,为我院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
会议交流发现,各高校研究生数量和结构有较大差别。我院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约100人,博士研究生人数25-30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教师数量与我院相当,每年招生博士研究生约55人,硕士研究生约60人。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每年招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90-100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0-230人。
与会专家热烈讨论
未来学院将根据本次会议的评审意见,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修改和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强化分类培养,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高水平地理学人才。
初审:林鸿章
审核:邓孺孺
审核发布:薛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