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优秀辅导员黄耿志——我选择做到我能力的极致

发布人:李泽腾
图片正在加载中

       黄耿志,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青年教师专职辅导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地理、经济地理,非正规经济与城镇化发展,劳动力地理、移民与社会升级。中山大学2020年新生军训优秀指导员、2020年优秀辅导员。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早在正式采访黄耿志老师之前,同学们已经为我拼接出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一位帅气、温柔、充满烟火气的老师。但是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意识到,这些用来形容的词语是流于浅显的。我认为最能代表黄耿志老师的,用他形容自己的一句话最合适:“我选择做到我的能力极致!”

 

成长路上的奋斗与探索

       “我是坚定要走学术这条路的,同时也一定要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的”,黄耿志老师这样说。2003年到2013年,他在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完成了自己的本科到博士的学习。但由于当时资历尚浅,又缺少合适的岗位,他选择先到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积累与锚定

       谈到在研究所的工作经历,他既感受到压力和挑战,也认识到这是难得的成长机遇,因为第一年所长就安排他负责一项重要课题的申报。申报项目并不简单,这需要跳出个人原有的研究领域,在跨专业层面进行考虑。在这一年里,他认认真真地开展科研工作。他不无感慨地说:“做事情,你可能做不到最好,但你能否是做到你能力的极致是可以看出来的。” 在广州地理研究所工作三年后,他被提拔为人文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部的副主任。“因为需要参与到对整个地理研究所学科发展和研究方向的讨论,我就不只是考虑人文地理方面的研究,需要把视角放到整个地理学”,他觉得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积累,让他能够以更综合的视角对待自己的研究,视野也更加开阔了。

追求卓越

       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没有努力会被浪费。他笑着说:“我一直想念着中大,只是当时没有条件。所以我很感谢地理所给我那五年的成长机遇和空间”。 2019年,带着在研究所的积淀和成长,黄耿志老师以“百人计划”引进人才的身份再次回到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终于成为一名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的老师。

 

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

       “与单线程的科研不同,从事学生工作就像是雷达,要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讯息并作出反应。学生有什么事,我都要努力解决。”因为学生,因为地院,黄耿志老师心中始终有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这是我的责任,我要做到最好。”

马研班的历练与收获

       当被问及这种责任感是如何形成时,他回忆起到现在都引以为傲的2006-2007年在中大第12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的学习经历:“我那时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当时进入马研班很不容易,我们院只有两个名额,所以我特别珍惜这次机会。在班委竞选会上,竞争很激烈,没想到我获得了第二多的票数得以加入马研班班委,后来被选为马研班班报《攀登》的主编。在马研班学习期间,尽管一开始经验比较少,但是我一直都在想着怎么做好这个工作,一直在努力工作,所以收获也特别大,那段经历非常充实”。

图片正在加载中

2007年作为学生党员代表参加“广东省纪念中国共产党86周年座谈会”

 

       在马研班学习期间,让他收获最大的是2007年6月28日被学校选为学生党员代表参加广东省省委举行的“广东省纪念中国共产党86周年座谈会”,那次座谈会的规格很高,对他而言也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因为他代表的不仅是中大学生党员的形象,更代表青年学生党员的形象,所以他非常重视,精心准备并最终顺利完成了在座谈会的发言。他至今还记得自己当时发言的主题——在“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还有那次发言中的讲稿的关键词——使命、责任、勇气、毅力、忠诚、自律、艰苦奋斗等。说起在马研班的经历,他充满自豪,马研班结业时他被评为第十二期马研班“优秀学员”,结业论文获得“优秀结业论文”,2007年他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值得一提的是,他马研班的结业论文结合了他的专业和研究领域,题目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就业问题——论中国非正规就业的发展”,这也成为他后来学术研究领域里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

军训工作的全情投入

       马研班的学习经历无疑对他现在从事的学生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谈及被评为“军训优秀指导员”时,他坦言:“没想到会被评上”,“可能是因为我比较负责的原因,在我看来,军训期间如果同学们出现什么问题,不仅与我相关,更与我们学院相关”。在军训过程中,常常有突发状况发生,他为此跑了几趟医院。2020年9月24日早上六点多,有一名学生突发疾病,他急忙陪同学生坐救护车赶去医院;还有一次学生眼部手术后视力不佳,他赶紧亲自开车送学生回校。为了让新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他多次走访学生宿舍,给同学们带去关心与呵护。第一次担任军训指导员,他十分用心,军训十四天,除了有一次他要回广州校区上课,他都和同学们在一起,“因为这是一份责任,我要把它做好”,他补充道。

图片正在加载中

2020年9月在深圳校区军训期间(为学生准备第二天回广州参加开学典礼的早餐)

图片正在加载中

2020年9月在深圳校区军训期间(进行新生安全和行为规范教育)

图片正在加载中

2020年10月为新生做“学在中大 追求卓越”主题教育讲座

 

与学生的平等交流

       今年是黄耿志老师第一次带研究生,在入学教育时,他亲切地与研究生交流,他首先是学生的朋友,良师益友;而不是什么boss。对于本科生教育和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也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由。黄老师不会特意挑拣学生的简历,因为他认为老师的义务是协助、指导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时,如果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他十分支持、鼓励;如果学生不能确定,他也会提供几个备选的指导选题。在他看来,“导师和学生的交流,最终是要通过思维的碰撞达到师生都满意,尤其是学生满意的结果。”

图片正在加载中

2020年12月在“重走丹霞路,学习彭华教授精神”活动中带领新生考察夏富古村

 

       对于同学们给予他“温柔”这样的评价,他笑言:“可能是因为我和学生聊天,始终注意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不会刻意强调导师和学生之间的身份差异。”“严厉的老师当然好,不过我比较喜欢和同学打成一片,有时候我还被同化了,需要提醒自己是老师。我怕自己太严厉,学生们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这样可能会不利于交流和碰撞”。在学生们看来,他“绝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型老师,他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学术之路的执著追求

图片正在加载中

2020年11月在徐州召开的世界政治经济地理大会中主持分会场

 

       “在上学期间我就想好了,一定要走学术这条路”,黄耿志老师如是说。从2008年在博士期间发表有关非正规经济部门的研究开始,到2020年还在写有关地摊经济所面临的挑战的文章。国家为应对就业压力而开放地摊经济,他根据自身长期研究的成果,撰写学术评论,展现了一名中大地理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谈到目前地理学的发展,他认为,地理学的发展有两个趋势,第一个是越来越细分,研究越来越微观、多元化;第二个趋势是越来越宏观、综合化、跨学科。前者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有关,即学科的知识分工越来越细化,后者与我们面临的地理学问题越来越复杂有关系。再从他所从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来看,人文地理学有一个特点就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改革开放初期因工业化发展而兴起的经济地理学,到后来因城镇化发展而快速发展的城市地理学,再到后来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了社会空间分异、农村贫困等问题逐渐突显,社会文化地理、乡村地理得到快速发展。他相信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也依然会坚持两个面向,面向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人文地理学科前沿。怎样才能做出好的地理学研究?对于这个问题,黄耿志老师认为:“一定是要有家国情怀,瞄准国家发展需求,致力于提高人民福祉;同时另一方面必须是科学的,面向世界学术前沿。”

图片正在加载中

2020年11月组织“大学学习生活与规划”主题班会(邀请两位研究生分享大学生活经验)

图片正在加载中

2020年11月组织2020级新生参加南海人文地理研究项目现场

 

       在采访的最后,我们请黄耿志老师回赠同学们三个词或三句话,他斟酌之后,选择了“养成优秀的习惯、追求卓越、独立”这三句话。“你要有优秀的习惯,但优秀还不够,你还要做到卓越,才能从优秀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还有一点就是独立,只要方向不错,能独立解决问题才能得到成长。”

 

学生评价:

       作为2020级新生,黄老师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认真负责,温柔耐心。当我们到达深圳后黄老师也迅速抵达并深入宿舍楼一间一间地走访,给我们讲军训期间的注意事项;当我们在太阳下站军姿踢正步时,黄老师给我们拍照留念;无论同学遇到什么困难,黄老师都会十分热心地提供帮助……他认真负责,每一件与我们有关的事情,无论大事小事,他都十分认真;他温柔耐心,在我军训时不小心丢失手机万分焦虑时,大半夜帮我寻找手机并耐心地安慰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想,好的老师应该就像黄老师这样吧。(2020级本科生朱维)

       黄老师的特点,认真,负责,细心,随和,优秀。我们刚到深圳校区的第一天(2020年9月10日)晚上,他走访了我们每一个宿舍,关心我们是否适应这边的生活。军训期间有同学因旧伤复发需要住院,他先跑到宿舍看望再亲自帮同学把行李搬去医院;军训时组织给我们“送清凉”活动,活动结束后他又自己请几位负责的同学吃午饭;就在回广州南校园参加开学典礼的前一天晚上和9月12日典礼当天凌晨4点钟他一直忙前忙后,给我们交代注意事项,准备早餐,清点人数,关心晕车的同学,他忙得满头大汗的样子,让我们心里特别温暖和感动。国庆节后黄老师给我们作了“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讲座,分享他一路走来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他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果敢,坚持,追求卓越等等。作为学长,他还给我们分享了很多学习的经验让我们收获特别大。总的来说,他是一个有魅力的学者,超级温暖的老师。(2020级本科生杨力嘉)

 

撰稿:李泽腾 徐桔嫱

供图:黄耿志

初审:孔碧云

审核:张春华

审核发布:岳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