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城市地理;社会地理;非正规经济;劳动力地理;全球化与世界城市

 

学历背景

2007—2013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人文地理专业,理学博士

2012—2012   德国科隆大学地理系,青年访问学者

2009—2009   德国科隆大学地理系,交换研究生

2003—2007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经济地理专业,理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9.06—至今,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

2014.07—2019.05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2016.03—2016.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一处,兼聘管理人员

2016.12—2017.12   英国卡大夫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博士后

2013.08—2014.06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科研助理

  

社会任职

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委员(2018—)

《热带地理》编委(2018—)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编委(2019—)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研究生课程:人文地理问题研究(参与)

  

论著

论文(*为通讯作者)

  1. Huang Gengzhi, Xue Desheng, Wang Yang (2019). Governmentality and spatial strategies towards formalization of street vendors in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43(3): 442-459.
  2. Huang Gengzhi, Zhang Hong-ou, Xue Desheng (2018). Beyond unemployment: informal employment and heterogeneous motivations for participating in street vending in present-day China. Urban Studies, 55(12):2743-2761.
  3. Huang Gengzhi, Leng Shuying (2018). The progress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under the support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8(12): 1735-1756. 
  4. Huang Gengzhi, Xue Desheng*, Li Zhigang (2014). From revanchism to ambivalence: the changing politics of street vending in Guangzhou. Antipode, 46(1): 170-18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站“基金要闻”专门报道成果
  5. Xue Desheng, Huang Gengzhi*(2015). Informality and the state’s ambivalence in the regulation of street vending in Guangzhou, China. Geoforum, 62: 156-165(第二届吴传钧人文与经济地理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奖论文)
  6. Xue Desheng, Huang Gengzhi, Guan Jingwen, Lin Jiarong (2014). Changing concepts of city and urban planning practices in Guangzhou (1949-2010): An approach to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 24(5): 607-619.
  7. Ye Yuyao, Wu Kangmin, Xie Yichun, Huang Gengzhi*, Wang Changjian, Chen Jun (2019). How firm heterogeneity affect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ocation choice: Micro-evidence from new foreign manufacturing firm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pplied Geography, 106: 11-21.
  8. Kunlun Chen, Xiaoqiong Liu, Lei Ding, Huang Gengzhi *, Zhigang Li (2016).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provincial wastewater discharge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3.
  9. Wang Changjian, Zhang Hongou, Wang Fei, Ye Yuyao, Wu Qitao, Huang Gengzhi (2019). Slash local emissions to protect Tibetan plateau. Nature, 566(7745):455.
  10. Wang Changjian, Wu Kangmin, Zhang Xinlin, Zhang Hongou, Ye Yuyao, Wu Qitao, Huang Gengzhi, Wang Yang, Wen Bin (2019). Features and drivers for energy-related carbon emissions in mega city: The case of Guangzhou, China based on an extended LMDI model. PLoS ONE 14(2):e0210430
  11. Huang Gengzhi, Xue Desheng (2015). Informal street vending in Shangxiajiu, Guangzhou, China. In: Peter Mortenbock, Helge Mooshammer (eds.) Informal Market Worlds Atlas: The Architecture of Economic Pressure. Nai010 Publishers. 368-373
  12. Huang Gengzhi, Xue Desheng, Li Zhigang (2017). Resisting the revanchist city: Street vendors’ struggle for the right to the city in Guangzhou. In: Alison Brown (ed). Rebel Streets and The Informal Economy: Street Trade and The Law. London: Routledge.
  13. Huang Gengzhi, Lin Tao, Xue Desheng (2018). Chinese urban informality and migrant workers’ negotiation of work/life balance. In: Mark Jane (ed). Chinese Urbanism: Critical Perspectives. London: Routledge.
  14. 黄耿志,冷疏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推动下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 地理学报,2018, 73(3):578-594.
  15. 黄耿志,薛德升.1990年以来广州市摊贩空间政治的规训机制. 地理学报,2011,66(8):1063-1075
  16. 薛德升,黄耿志,林韬,翁晓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全球化的发展过程. 地理学报, 2010, 65(10):1155-1162.
  17. 黄耿志,薛德升,张虹鸥. 中国城市非正规就业的发展特征与城市化效应,地理研究,2016,35(3):442-454
  18. 黄耿志,薛德升,谢妍翰. 非正规就业:女性人力资本积累的一种方式. 地理研究,2011,30(4):699-708.
  19. 薛德升,黄耿志. 管制之外的“管制”: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的空间集聚和生存状态. 地理研究, 2008,27(6):1390-1397.
  20. 薛德升,林韬,黄耿志*. 珠三角外向型制造业非正规部门的形成发展机制:以广州狮岭皮具产业集群为例. 地理研究,2014,33(4):698-709
  21. 黄耿志,薛德升. 中国大城市非正规公共空间治理——对城市流动摊贩空间疏导模式的后现代反思. 国际城市规划,2019,34(2):47-55.
  22. 黄耿志,薛德升,金利霞. 城市流动摊贩的微区位选择机制——基于广州市200个摊贩访谈的实证研究. 人文地理,2016,31(1):57-64.
  23. 黄耿志,徐孔丹,薛德升*.广州摊贩空间疏导模式及其成功效应的影响因素.人文地理,2013,128(6):74-79.
  24. 黄耿志,张虹鸥,王洋,等. 西方劳工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地理科学进展,2017,36(10):1185-1195.
  25. 黄耿志,薛德升. 非正规经济的正规化:广州城市摊贩空间治理模式与效应,城市发展研究,2015,22(3):51-57
  26. 黄耿志,薛德升. 中国城市非正规就业研究综述——兼论全球化背景下地理学视角的研究议题. 热带地理,2009,29(4):389-393.
  27. 黄耿志,薛德升. 国外非正规部门研究的主要学派. 城市问题,2011(5):  85-90.
  28. 黄耿志,张虹鸥,王洋. 东盟内部差异性及其对中国地缘经济合作的启示. 热带地理,2015,35(5):613-616.
  29. 黄耿志,李天娇,薛德升. 包容还是新的排斥:城市流动摊贩空间引导效应与规划研究.规划师,2012,28(8):78-83
  30. 黄耿志,薛德升,Dietrich Soyez. 全球形象构建:汉堡港口新城巨型工程的营销策略. 国际城市规划,2011,26(1):72-76.
  31. 薛德升,梁家健,黄耿志. 全球化与广州跨国机构的空间分布演变与特征(1949-2012). 城市规划,2016,40(10):44-51.
  32. 张虹鸥,黄耿志*,等.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征与若干经济地理研究议题——中国对全球与东盟的投资分析. 热带地理,2017,37(4):443-451
  33. 姚华松,李志刚,肖扬,黄耿志*,陈昆仑. 道路“空间修复”中的空间不平等与空间冲突. 城市发展研究,2018,25(1):103-109
  34. 姚华松,周春山,黄耿志*,等. 空间的力量:广场舞的社会文化意义与地方认同效应. 地理研究,2019,38(5):1136-1146.
  35. 陈昆仑,齐漫,王旭,黄耿志*.1995—2015 年武汉城市湖泊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演化.生态学报,2019,39( 5) : 1725-1734.
  36. 蔡运龙,叶超,特雷弗·巴恩斯,保继刚,蒋锦洪,杨永春,蔡晓梅,赵雪雁,刘俊,杨友仁,张敏,魏立华,姚华松,马仁锋,黄耿志,颜丙金. 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及其中国化:规划与实践反思. 地理研究,2016,35(8):1399-1419.
  37. 冷疏影,郑袁明,王力,王永君,吴立,逯亚峰,高扬,黄耿志,王军,施坤. 2016年度地理学基金项目评审与成果分析. 地球科学进展,2016,(12).
  38. 谢妍翰,黄耿志,薛德升. 广州城市不同行业女性非正规就业者的行为空间差异及其影响. 人文地理,2010,25(6):25-29.
  39. 席文凯,张虹鸥,黄耿志,王洋等. 外来蓝领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影响因素——以东莞市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36(1):72-77
  40. 姚华松,黄耿志,薛德升. 国内外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述评. 人文地理,2017,32(2):9-15.
  41. 姚华松,黄耿志,冯善富等. 文化认同和参与能力视角下的乡村治理路径探索——基于鄂东某村落春节期间的乡村治理实践. 热带地理,2018, 38(3):405-412.
  42. 黄颖敏,薛德升,黄耿志. 国外城市非正规性研究进展及启示. 人文地理,2017,32(4):7-14.
  43. 黄颖敏,薛德升,黄耿志 .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基层非正规土地利用实践与制度创新——以东莞市长安镇为例. 地理科学,2017,37(12):1831-1840.
  44. 陈明星,周素红,何深静,叶 超,汪明峰,孙威,王开泳,刘艳军,朱晟君,马海涛,姚华松,马仁锋,张华,余建辉,吴 康,王丰龙,黄耿志(共同第二作者),赵荣钦,郝庆,刘春腊 ,郑捷,刘海猛.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传承与创新:青年学者的责任. 地理研究,2018,37(3):449-472
  45. 刘云刚,陆大道,保继刚,叶超,汤茂林,刘瑜,赵耀龙,冯章献,黄晓军,郝庆,黄耿志,王丰龙,魏宗财,王立. 如何回归地理学:我的思考与实践. 地理研究,2018,37(6):1049-1069.
  46. Terry McGee, 黄耿志. 21世纪中国城市未来的软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热带地理,2018,38(4):451-457.
  47. 王洋,金利霞,张虹鸥,吴康敏,王长建,黄耿志. 社会空间视角下广州居住地犯罪风险的格局与模式. 地理研究,2017,36(2):2465-2478
  48. 王洋,张虹鸥,金利霞,叶玉瑶,王长建,黄耿志,李秋颖. 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空间化评价的思路与方法. 人文地理,2017,32(6):15-23.
  49. 龚蔚霞,黄耿志,张虹鸥. 快速城市化下的东南亚地区规划编制体系比较. 城市学刊,2017, 38(1):68-72.
  50. 王洋,张虹鸥,黄耿志,等. 城市住房与社会空间的对应关系及区位差异. 建筑经济,2017,38(8):100-104.
  51. 王洋,张虹鸥,黄耿志,等. 东南亚国家综合城市化水平差异特征及驱动因素. 热带地理,2015,35(5):680-686.
  52. 祝奕,张虹鸥,叶玉瑶,黄耿志. 全球企业总部的区位分布及集聚特征分析——以制造业500强为例. 中国商论,2019(12):60-64.
  53. 李智慧,张虹鸥,叶玉瑶,黄耿志,苏泳娴,王智华. 广东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时空特征及区位因素研究. 世界地理研究,2019,28(3):75-84.
  54. 姚华松,邵小文,陈昆仑,黄耿志. 水文化在广州地方性建构中的意义. 城市发展研究,2019,26(4):95-102.
  55. 张虹鸥,王洋,叶玉瑶,金利霞,黄耿志. 粤港澳区域联动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与重点议题,2018,37(2):1587-1596.

 

专著

  1. 黄耿志.城市摊贩的社会经济根源与空间政治.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
  2. 张虹鸥,黄耿志等编著. 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区域发展与合作.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8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经济全球化下珠三角工人能动性的多样化与地方嵌入,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城市非正规就业的形成机制与空间集聚研究,主持
  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形成机制与效应研究,主持
  4.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人才科研启动项目,主持
  5. 广东省科学院项目:全球生产网络下经济升级促进社会升级的条件与制度创新,主持
  6. 广州地理研究所优秀青年人才创新研究基金项目,主持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全球化:过程,格局,动力与空间,参与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力空间生产:过程、格局与机制,参与
  9.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中国城市非正规空间:特征,机制,演化与管治,参与
  10. 德国国家研究基金(DFG)项目:Megacity, Megachallenge: Informal Dynamics of Global Change,参与

 

其他参与的科研与规划项目

  1. 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研究
  2. 广州市增城区“多规合一”机制暨“十三五”规划研究
  3. 如何把珠三角打造成世界级城镇群
  4. 大珠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规划
  5. 创新粤港合作机制研究
  6. 先进标杆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跟踪研究
  7. 广州与国际城市比较研究
  8. 广州南沙新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2011-2030)
  9. 广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研究
  10. 深圳市福田区空间资源配置发展策略研究
  11.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园产业发展战略
  12. 韶关市文教体卫专项规划

  

获奖情况

  1. 2018 第二届吴传钧人文与经济地理优秀论文一等奖
  2. 2016 中日韩地理学联合会2016学术年会“优秀新人奖”
  3. 2011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华南地区地理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
  4. 2010 中国地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     
  5. 2009 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学位委员会颁发)
  6. 2009 全国博士生(地理学)论坛优秀论文奖一等奖
  7. 2007 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